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台北的街区,就像一张微缩的中国地图

东风“刷”过后,百度和高德上的台湾省地图,已经跟大陆的其他行政区划,高度一致了。
地图上,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省的每条街道、每栋建筑,精确到了路口的红绿灯、公交地铁、美食店和便利店。
而且,地图用的还都是简体字。
将地图放大后,你可以发现许多熟悉而亲切的餐馆,台北市共有山东饺子馆38家,山西面馆67家;
图片
此外还有柳州螺蛳粉等中华特色名吃,规模最大的那家店,离南宁路不远。
图片
对,它位于台北市的“南宁路”。
台北的街区,大多都是以中国大陆各地城市来命名的。比如广州街,成都路,南京东路、成都路、贵阳路、哈密街、兰州街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地名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比如,台湾省台北市东北方向松山机场那一片,很多街道就是以东北城市命名的。诸如,锦州路、四平路、长春路、敦化路、富锦路、双城街、庆城街、宝清街、抚远街、饶河街、五常街......光是一个黑龙江省相关的地名和街道就不下30个。
可以说,台北市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的名字,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咱们中国人熟悉的大陆城市的名字,让人倍感亲切!而且它们的布局,也跟城市原本所在的位置大致相符。
以至于,有人把台北市,比喻为了“一张微缩版的中国地图”。
图片
说到这儿,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当年台湾刚刚光复之时,老一辈设计师和规划者的一腔赤子之心。
1945年8月,日本战败,遭受了近50年殖民统治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日据初期,面对台湾民众风起云涌的武装反抗,日当局实行了残酷的高压统治。根据治安状况,将全台湾分为“危险”、“不稳”、“平静”三类区域,分别由军队、宪兵、警察守备。
之后,又开展了所谓的“皇民化运动”,试图从精神、文化层面同化台湾人,将台湾视为日本本土的延长,让台湾民众“效忠”天皇和日本政权,心甘情愿地做“皇民”,接受日本人的盘剥和压迫。
图片
从娃娃抓起的洗脑教育
这方面,日本殖民当局拿出了暴力强制、精神洗脑和物质利诱等各种手段,无孔不入地试图改变台湾人的民族认同。
常见的手段有,将日语和军国主义教育纳入半岛各级学校的必修课当中、刻意贬低中华文化、用“东亚史”来代替中国史,鼓励“表现好”的台湾学生去日本留学等等;此外,还大搞“创氏改名运动”,要求每个台湾人对公必须都有日本名字,各种跟政府打交道的活动,像上学、就业、办证件和执照等等都要用那个日本名字。
典型的,就是下图这个叫作岩里正男的“皇民”。
图片
他另外的一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熟悉得很——李登辉。
图片
台湾光复之初,虽然大部分人都是被迫做的“皇民”,但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留下的日本痕迹,还是相当深的。
典型的,就是台湾各大城市的街区名字,都散发着一股子“樱花味”。
比如,那时候的台北车站被叫做“日本驿”,圆山饭店被叫做“台湾神宫”,台北主干道被叫做“御成大道”等等。
图片
如今台湾省常用的这个“町”,就是日本残余
为了尽快消除日本殖民痕迹,恢复中华传统,国民政府作出指示,要在台北的城市规划中,尽量多地体现中华意识。
其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为城市道路和街区重新命名。
图片
喜迎光复的台湾民众
主导这项工作的,是来自上海的国民政府官员郑定邦(原籍江苏省吴兴县)。
1946年7月,郑定邦被任命为台行政长官公署营建局技正兼科长,负责改造台北街道名的日本名。
郑定邦深知,城市道路的命名,不仅关乎着文化认同,更带着深刻的政治色彩,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承,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用最简洁的方式,把抽象画的“民族精神”具化为一目了然的名称、路标;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唤醒台湾人沉睡近50年之久的“民族记忆”,成了摆在郑定邦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当郑定邦冥思苦想之际,一位来自山西的军人给他讲了自己老家的传说。
据传,明初的洪武年间,为了在战乱后尽快恢复生产,拯救各地凋敝的经济,皇帝下令富庶的山西省贡献人口,移民全国。
那些被政府强制移民外省的山西人,在大槐树下分别之时相约,为了能让子孙后代记住故乡,他们将以自己老家的地名来命名新的定居点。
图片
如今这颗大槐树,已经成了重点保护的旅游景区
这就有了后来北京顺义区的忻州营、稷山营、东绛营、西绛营、红铜营(原名洪洞营村),河津营,夏县营等等村庄;以及北京大兴区的有大同营、山西营、霍州营,解州营,孝义营等等。
图片
以地名为标识,铭记故土传承,即使岁月无情,沧海桑田,但心中的老家,永不会被忘怀。
听了这个故事后,郑定邦非常激动,他上报了国民政府一个宏大的计划——把中国地图上的城市名称,依照东西南北的方位,一条一条地体现在台北的街道之中。
很快,他的计划顺利实践开来。
依照郑定邦的设计,台北市以中山路为纵轴,以忠孝路为横轴,围绕这个十字坐标,一幅鲜活的中国地图便神奇地铺展在了你的眼前。
东北方向是吉林路、辽宁路、长春路;西北角有兰州路,哈密街、天水路;西南方向则为成都路,柳州街、西藏路、大理街;东方有南京路...
图片
这是何等的中华风采!只要你熟悉中国地图,即使从未来过台北,也能根据街名判断身处的方位。
再后来,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浅浅的海峡成为了两岸的乡愁,那头回不去故乡的人们纷纷效仿台北,开始不断用老家的名字来称呼自己的新家园。
这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高雄市的哈尔滨派出所,台中市的江西村、武昌公园,台湾南部的济南里,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武昌街和汉口路等等。
图片
跟这些地名一起扎根下来的,还有开头提及的那些大家熟悉的地方美食——山西的刀削面,山东水饺,武汉热干面,柳州螺蛳粉,保定驴肉火烧....
显然,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群对故乡望穿秋水的前辈;每一道美食,都源于深深的乡愁,都带着故人们对祖国一统的盼望和漫长的等待。
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
图片
这次的实弹演习,姿态已经非常明朗——离回家越来越近了
最后,讲个笑话。
某日,金门国军接到电话:“那个反攻大陆的标语掉色了,你们刷勤快点。”
国军疑惑:“你是谁啊?”
对方:“我们是厦门市旅游局,游客要看。”
哦,这就安排去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