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攻略”无处不在,“网红打卡地”暗藏危险!如何堵住野游风险敞口?

一场悲剧来得猝不及防

8月13日

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

山区出现局部强降雨

引发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

导致部分戏水休闲的群众被困

此次突发山洪灾害

共造成7人遇难、8人轻伤

现场搜救排查工作已于14日结束

龙漕沟正在对护网围栏进行修复

遇难者家属善后工作也正在展开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与此同时

龙槽沟系“野生网红打卡地”一事

几度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网红打卡地缘何成了夺命险地?

网络平台要承担什么责任?

遇到山洪,该如何自救?

“野景区”成了热门打卡地

据了解,事发地龙漕沟并非正规景区,反而是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作为属地的龙门山镇政府此前就曾发文提醒,并设置了多处明显的警示牌、障碍物。可惜,这些都未能引起一些游客的重视。

(图片来源 | 澎湃新闻)

一个未开发景区,为何成了热门的“野生网红打卡地”?

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游客是被社交平台上博主分享的“攻略”和“游记”吸引后,前来打卡游玩。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此前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推荐过龙漕沟,其卖点就是“避暑好去处”、“鲜为人知的耍水秘境”。

(图片来源 | 网友截图)

事实上,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类似推荐“野景点”的视频、文章比比皆是。凡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无论危险与否,不管有无禁令,都能被挂上“小众宝藏景区”、“逃离城市喧嚣”等名头。精修配滤镜的“绝美大片”,再加上花里胡哨的营销文案,很容易吸引人们去寻求新鲜刺激。然而,很多地方看着是“景”,实则是“坑”。

湖北恩施“躲避峡”

广东佛山西樵山

在广东省佛山市,也有类似的被网红追捧的野生景区。《五一徒步广州佛山小众路线西樵山探洞》一文称:穿越原始的山路,一路探寻13个山洞,沿路小溪潺潺、植被茂盛……博主配上了自己在探洞时的多张照片,并称进入景区“不用买票”。实际上,西樵山也是未开放景区,前不久,一女子与一群登山爱好者相约探秘时摔伤了腰骨。

贵州贵阳“羊皮洞”

在贵阳有一处景区“羊皮洞”,也在网上被一些博主推荐。近日,有两人在爬山途中摔下山崖,腿部骨折,头部受损。消防救援人员经过4个多小时,终于将两名被困人员送入船内。

青海海西“网红公路”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G315国道的“U型公路”,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所谓的“U型公路”其实就是上下坡道路,但G315上的“U型公路”因为坡距长、坡度陡,而渐渐成为青海的网红公路。

但是,国道本不是景点,也并非所谓的“旅游专线”,沿途虽有交警增派警力巡逻喊话,但仍有不少游客随意停车,在道路中间拍照,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也曾引起广泛讨论。但随着美照在社交平台曝光,更多人效仿前往,令当地管理部门不堪其扰。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北京怀柔“野长城”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的撞道口长城,是一段被户外运动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未开放段长城。不少人说,相对其他长城,撞道口长城的城墙保存相对完好,徒步路程也较短,攀爬难度和危险系数都不大,所以成为好多人的“轻户外首选地”。还有人称这里为“适合初级者的野长城”,既有完全原汁原味的古长城,还连接着经过完整修复的黄花城水长城景区,可以观赏到水库风光。

然而,对于未开放段长城不能攀爬,早有明文规定。《长城保护条例》明确禁止“组织游览未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禁止“攀登未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可见,攀爬未开放长城,不仅危险,更是违规行为。

惨痛教训,敲响警钟

这些年,海浪冲走的,爬山踩空的,荒野失踪的……各种“野景点”险情屡屡见诸报端。悲剧的发生再次警示我们,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未来的安全事故就会像是随机打开的盲盒,不确定因素和随之而来的风险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对于所有游客来说,必须杜绝侥幸心理、避免盲目跟风。特别是网络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可以搜索攻略,但务必仔细甄别那些热帖究竟是诚意推荐,还是故意引流?发帖博主究竟是热心网友,还是“黑导游”?目的地究竟是秀美景区,还是“生命禁区”?凡此种种,与其冒着风险去验证,不如先通过权威渠道查清楚、问明白。

//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律师 张起淮

建议游客出行一定要做好出行攻略,这份攻略不是说在哪里玩、在哪里就餐,而是要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安全评估。如果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就要审慎选择扎营;如果是野生动物出没地,就要注意保护动物,并注意自身安全。

(图片来源 | 包图网)

对平台来说,应该对这些“野生网红”景点的资质和条件有必要的调查和风险提示,不能只遵循流量算法,凸显野山野水的惬意,而对安全隐患少有提及。可以配合各地文旅部门,对那些“假种草、真坑人”的内容做一番排查清理,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的安全秩序。

//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许桂林

对未经过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平台有安全提醒义务和内容审核义务。发布者在发布视频时也有提醒广大观众风险的义务。若均未做出风险提示,平台及发布者均存在一定侵权责任。

若旅游主管部门提醒禁止进入等提示时,旅游者为自身安全考虑,不得进入游玩;发布者在发布未经商业开发旅游景点时,请核实景点风险是否是禁止旅游或进入。若存在禁止旅游或进入提醒时,建议不得发布类似旅游视频。

//

上海澜亭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耀

平台应当有监管、审核相应视频、博文的义务,并应当对包含危险行为或不安全因素的内容添加明显的安全提示,对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内容及时删除。若平台发现相关安全隐患或虚假信息,但未及时履行上述义务的,除可能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以外,还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对于一味追求流量、博取眼球而忽视安全警示或故意虚假宣传、恶意引导的博主,可能将承担侵权责任,情节恶劣的可能会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

目前,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龙漕沟”时发现,“野生网红打卡地”等相关内容已经变成了“旅游出行,安全第一,请勿在危险地方逗留、游玩”,推荐内容也已被下架。但是在多个其他平台,大量相关内容仍存在。

(图片来源 | 小红书截图)

当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全面有效的预案设置也是题中之义。识别和确认管理的空白点,将“野生网红”景点等纳入到公共安全管理视野内,评估现有措施的效果,明确有效地优化更新路径。在此基础上,尽快构建有效的预警体系和信息沟通机制,提高整个安全系统的响应速度等,都应列在防范风险的措施之列。

此外,也需考虑发掘、提供和整合必要的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与公共部门一起织密风险防控网,从而切实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应急、应变、应战能力。

日前,针对局地强降雨成灾快、危害大,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求采取坚决措施防止人员伤亡。突出抓好人员转移避险,当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要着重抓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特别针对山丘区施工人员、旅游人员,督促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安全责任,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撤离的坚决撤离,坚决避免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导致的群死群伤。同时,要密切监视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风险,落实好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督促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组织群众转移避险,采取力量预置、景区关闭、交通管控等坚决果断措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

遇到山洪,如何自救?

“野游”时充满风险和意外,那么一旦遇到山洪,该如何自救呢?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

山洪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如洪水继续上涨,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生命只有一次

敬畏自然、遵守规则

只有保护好自己

才能享受更多真正的美丽风景

来源 | 央视新闻、科普中国、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国旅游报

编辑|杨 虹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