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熊孩子”为玩手游 偷偷绑定父母银行卡消费1.5万元

近日,家住丹东市汤池镇的蔡女士偶然查看手机短信收件箱时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能收到银行发来的转账提示短信,仅一个月时间已经累计转账一万五千元。担心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蔡女士连忙报警求助,然而经过民警查证,才发现这钱竟是被自家“熊孩子”充值了游戏。
8月18日18时许,丹东市公安局汤池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蔡女士报警,称自己银行卡里的一万多块钱无缘无故没被人转走。蔡女士告诉民警她下午使用手机时,在收件箱里发现十余条银行发来的系统短信提醒,此前一个月被累计转出一万五千元钱,而蔡女士确定自己绝对没有进行过任何转账操作。
面对一脸焦急的蔡女士,民警先是询问其是曾否接到诈骗电话,或不慎点击某些可疑网址。蔡女士仔细地回想后,都坚决予以否认。经梳理银行流水清单,蔡女士认为对不上的消费共有十几笔,每笔转账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而通过进一步查询,民警发现所有款项均被转至某手机游戏交易平台。从不玩手游的蔡女士马上锁定了自己14岁的儿子小明(化名)。
在蔡女士的反复追问下,小明承认这些转账均是出自他手。原来,此前为方便孩子上网课,蔡女士和丈夫给小明买了一部手机。拿到手机后,小明悄悄用母亲的身份证验证信息注册了某手游账号,绕过未成年防沉迷系统。上个月开始,为给手游内角色弄到更好的装备,小明又瞒着母亲开始为游戏充值,直到被发现,已充入人民币一万五千余元。
而之所以能够知道母亲银行卡的密码,则要“归功”于小明敏锐的观察力。他告诉民警自己经常看到母亲通过微信支付购物,靠分析每次输入时的手势推测出了支付密码。试验成功后,便微信绑定了母亲的银行卡,用来给游戏充值了。
因为小明今年只有14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以及游戏运营商充值方面的相关规定,可按程序主张退款。民警用蔡女士的手机联系官方客服,经沟通,客服表示经审核认证后可退回未成年充值款项。
(编辑 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