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山深处的中国最美医院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所建在大山深处的现代化医院,被誉为“中国最美医院”。

初到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很难不被各栋大楼的外立面颜色所吸引,黄色、金色、红色……用色大胆却又极具现代美感,一些楼宇的屋檐上还装饰了白色帆布,在炎热的南方,既能遮挡酷热暑气,又增添了几分浪漫轻松的氛围。

医院大门

行政楼

内科大楼

食堂楼

楼与楼之间又有连廊相通,形成一个环状。在医院最中心的位置,一块巨大的假山石面立起,既巩固了花园所需的泥沙,又将空间隔离,高低错落有致。虽然施工部门还在忙碌,但这块将来用于供患者和家属休闲的公园绿地,想必会有几分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的雅趣。

而这些精美的医院大楼,除了年代最为久远的门急诊大楼,几乎都有韦铁民院长的亲自参与设计。这位在建筑学上颇有造诣的院长,将才华倾注在了医院设计上,即使是一桌一椅,一床一台,也无不体现出人文情怀,匠心巧思,与“面对生命,我们尽心尽责”的院训遥相呼应。

丽水市中心医院院训

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近丽水市中心医院,从细节处感受“中国最美医院”的风采。

从门急诊大楼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弧形大门。由于地处十字路口,院门口为双流车道。为了尽可能节省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救护车无论从哪个方向驶入,都可以最快速地停在急救中心门口。

医院的一个放疗科室设计在了山腹防空洞的前半段。由于山体本身具备隔离辐射的功能,医院在设计时省下了一笔费用。步入治疗区后,走道些许倾斜向下,即使不装空调也能实现冬暖夏凉。

丽水市中心医院的洗手间,都放弃了门的设计,改用迷道,同样起到保护隐私的效果。鲜明的用色对比和简洁的图案设计,让如厕者一目了然。同时,医院改用风扇抽气的方式,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闻不到异味。

在软装方面,医院设计独具匠心。进入急诊大楼后往里走,在最深处的墙角直角转弯处,有一块包角,党政综合办副主任吕丽华解释是为了防止危急情况下,救护人员推床撞到墙角,其能把撞击伤害降到最低。

在走廊的墙上,有一段彩色亚克力装饰的墙面,为医院增添了几分色彩和俏皮。

在急诊分诊台旁边的楼梯处,一盏白色的吊灯从黄色的天花板垂下,木质扶手栏杆呈现回字形,将其围绕在中间,仿佛让人置身民国某豪门客厅。尤其是深色和浅色的台阶颜色对比让上下楼梯的患者更是看得更加清楚。

在患者等候区,定制的深蓝底花草地砖清晰地圈出了边界,兼具美感和实用性。

在儿童输液区,将沙发设计地比成人输液区更加宽敞,让家长抱着孩子输液的时候也不至于感到拥挤;同时在左手下侧还贴心的预留了插座和USB接口,为现代人手机“续命”。

在新落成的内科大楼,“医学界智库”见到了电梯厅,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暖色调的墙体搭配冷色调的指示牌,使得楼层和其他信息更加突出。

护士站的踢脚处有一个向里倾斜的坡度,在患者家属询问的地方也相应提高了台面高度,方便其站直靠近询问。

在住院部的走廊中,随机有几段额外宽出的空间,方便医护暂放各种治疗车、转运床或者其他诊疗仪器,不占用走道空间。在靠墙侧还设有插座,方便随时充电。

病房中设置2张病床,从上至下分别设置了强光、弱光等,用于照明和医护夜间巡查。韦铁民院长还力排众议,特别采用了卡通床帘,希望为患者住院时紧张焦躁的心情带去一些童趣。

在病床的床头,医院特地贴上了疼痛等级描述的贴纸作为参考,方便患者向医生讲述病情。

对于医生们的休息和办公区域,医院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特别设计。

4张高低铺床位都采用了定制高档橡胶床垫,让值班医生尽量休息好。在每张床铺的墙面上都设有开关灯,这样即使同屋有人在休息,也能尽量减少对其影响,同时也能让后者睡下后不用再起床关灯。

医院职工用餐的自助餐厅和学习的图书馆,也非常有特色。

再来一张医院行政办公室的走廊美照。这样宽敞明亮的天窗在国内医院十分罕见,白色的幔布很好地遮挡了炽热的阳光,同时也保持了室内充足的采光,三组红绿相间的包皮桌椅既让访客得以休息,同时足够的距离也能让彼此不被打扰。

医院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无一不体现出极高的审美与生活情趣,同时也兼顾使用场景的实际需要,实用功能性很强。

党政综合办副主任吕丽华告诉“医学界智库”,医院很多建材、家具软装都是货比三家,反复挑选,追求最高性价比的同时也追求合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韦铁民院长参与了不少决策。

让韦铁民院长颇感自豪的是,医院设计极具美感,但新建楼宇总体费用控制得很好,比如教学楼仅为2200元/平方米,行政楼低至1700多元/平方米。医院筹建大楼的费用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非常难得。

文:医学界智库

图:丽水市中心医院

来源:医学界智库

责编:凌骏

热文推荐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