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江头:解决劳动争议有了对症“良药”

图片
江头街道联合湖里区人社局、区法院、区司法局等部门举办根治欠薪法治宣传专场活动。
东南网8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 廖丽萍 王志伟)观察当前厦门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视野避不开江头街道。疫情冲击下的“裁员潮”,经济复苏回稳中的“用工荒”,在这个街道似乎都不明显。
不仅是直观感受,更有数据可印证。近年,江头街道辖内劳动争议发生数下降281件、劳动争议立案仲裁数下降71件,与此同时,调解率却上升至100%、调解成功率高达85%。
众多商业龙头和企业集聚的江头,怎样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又有哪些经验可循?
对症下药,纠纷一站搞定
“我同意公司给予的赔偿。”曾某高兴地说道。让他开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劳动争议请求获得法律支持,还有显而易见的便利性。
今年3月,曾某与所在餐饮店发生薪酬纠纷,曾某申请劳动仲裁。
此前,曾某以为自己至少需要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两个地方,分别提交书面申请,可没想到的是,调解仲裁居然都在江头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这样好,省心省力”。
江头街道是劳动争议调解“零距离”服务机制的尝鲜者。早在2014年,该街道就设立福建省首家标准化驻街仲裁庭,派驻专职仲裁员与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员形成合力,实现调解仲裁“一窗式申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办案”,降低群众的维权成本。
江头街道还开创“先调后裁”“调裁同步”“互联网+调解”等高效办案新模式,甚至将办公室“搬”到纠纷现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2019年春节期间,某服装外贸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68名员工150万元工资款,面对群体性应激纠纷,福建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江头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成员王志伟直接到公司生产车间驻点,做好员工情绪安抚和法律解释工作。
在梳理该公司账户流水时,王志伟发现还有一笔70万元的货款没有到位,他立即落实货款优先支付员工工资,保证了员工社保续缴,子女顺利积分入学。王志伟还协调街道人力资源市场为员工推荐就业岗位,最终,20多名员工重新就业,温暖了人心。
定向把脉,家门口找“裁判”
“促进和谐是我们最终目的。”江头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徐林辉说。然而,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只有3名专职调解员,力量明显不足。
怎么办?江头街道以点带面、主动靠前,将调解工作横向推进社区,成立调解分中心,纵向延伸到商圈和规模企业、争议多发企业。
“城中村”蔡塘社区,是厦门首个成立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的。工作室在社区网格员的基础上配备2名专职调解员,他们时常在蔡塘走街串巷,巡逻社区治安,排查企业用工隐患,介入调解劳动纠纷。
如今在蔡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总会先到“家门口”的工作室申请援助。随着劳动纠纷率的下降,蔡塘社区加快了转型步伐,吸引了不少创新型企业入驻。
江头街道11个社区,各有各的特点。街道定向把脉,在店铺商家集中的祥店社区,成立“祥店商家联盟协会”,在协会商家和社区的联合督导下,祥店社区合同签订率由过去的66%提升到88.6%以上,社保缴交率从43%提升到85.2%。
为了提升社区调解质效,江头街道明确将调解工作纳入社区年终考核指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对社区调解员开展专项培训,从徐林辉到兼职调解员,全部通过考试取得调解员证。街道还组织社区调解员互相观摩调解过程,指导社区调解员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融入到日常走访工作中。目前,江头街道辖区内超过40%的争议都在社区调解分中心得以化解。
多方会诊,高效解决争议
因为工程量计算方法不同,某商场与某装修公司僵持不下,工程款拖延半年还未到位,装修公司组织50多名工人到城区主干道拉横幅讨薪,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在街道劳动保障所着手调解时却发现,施工班组将工程款与工资混合处理,为此,湖里区建设局、江头司法所同步介入,在确定测量工程计算方法后,直接与装修公司深圳总部签订司法调解协议,公正公平公开解决了这起司法劳动纠纷。
为辖区劳动者和企业切实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自身力量。江头街道与区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派出所、法院、工会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实现了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一方面针对案情复杂、隐患较大的案件实行即时通报制度,各相关部门共享信息,有利于界定纠纷性质,明确主办部门;另一方面实行人员协同,有利于前移劳动争议介入关口,在争议发生的萌芽阶段邀请仲裁、法律援助、工会、商会等部门提出建议或共同处置,将帮扶与化解同步进行,共同促进争议高效解决。
有苗头,尽快掐掉;纠纷起,一条龙服务到底。三年来,江头街道先后荣膺福建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街道、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