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600公斤!“绵阳造”新品种抗旱表现抢眼

这段时间,位于梓潼县长卿镇的200亩夏玉米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迎来收获。

在这个基地里,种植有国、省、市农科院选育的中单901、成单716、绵单53等夏玉米新品种。

9月21日上午,国、省市农科院的专家前往基地现场观摩,并组织大型机械进行现场实收。现场测产显示,绵单53亩产达到了600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比一般玉米品种增幅高100公斤左右。在今年农业遭遇极端旱情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更加难能可贵。

“一方面,得益于绵单53具备较好的抗病性、抗倒性和抗旱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种良法的配合,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化肥农药绿色减施技术的配合下,取得了如此高的产量,很好体现了良种良法的配合。”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张华介绍道。

由市农科院选育的绿色玉米新品种绵单53,是2020年四川省率先通过审定的绿色品种。目前已经成为全省夏玉米的主推品种,在德阳、遂宁、绵阳等多个地方示范推广面积达10万亩。

“下一步,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公司+科研单位+种植户的模式,迅速将绵单53在省内适宜夏播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体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张华表示。

为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促进夏玉米产业提档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早在2019年,由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和梓潼县人民政府共同在梓潼县长卿镇打造建立了夏玉米科技成果展示基地。

“共同打造良种、良法、良制、良机四良配套基地,通过科技攻关和示范展示,加速科技成果运用。”国家玉米体系西南及南方专家组组长、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永红表示。

新闻链接:

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建设的依托单位,长期以来在抗逆、耐旱、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研究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六五”以来,先后育成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玉米品种14个,获得及公告植物新品种权17项,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14项,在农业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绵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累积推广2900余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20多亿元,对我省玉米生产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何力

责编:王跃璇

梓潼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