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算我输!“植物界的大熊猫”首次回归野外

图片
峨眉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很多特有的珍稀植物,“植物界的大熊猫”峨眉槽舌兰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
陆江 摄
9月23日,记者从峨眉山景区了解到,从9月21日起,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开始进行峨眉槽舌兰首次野外回归工作。
“此次工作预计持续到9月24日,预计实现1000株峨眉山槽舌兰的野外回归。”实验站相关负责人谷海燕告诉记者。
图片
陆江 摄
记者了解到,峨眉槽舌兰最早在1963年被发现,后经中科院兰科专家确定为峨眉山新品种,命名为峨眉槽舌兰。经过几年的实地调查,估算峨眉槽舌兰的数量为250-300株,远远低于大熊猫的数量,所以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因野外发现的峨眉槽舌兰数量极少,属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故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槽舌兰自身繁殖困难,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科研人员从2017年开始,在实验室进行峨眉槽舌兰人工繁育,计划扩大数量后再移植到野外,开展物种就地保护。
“实验站科研人员经过 5年的努力,繁育了 数千株峨眉槽舌兰,并达到野外回归的条件。”谷海燕表示,峨眉山海拔750米的位置,即峨眉槽舌兰原生境的环境温度在20-22℃,适合峨眉槽舌兰生根发芽。“下一步,实验站将持续观察峨眉槽舌兰野外回归情况,力争在每年4月、9月进行常态化野外回归。”
记者丨杨心梅
编辑丨郑 旭
责编 |徐 波
值班编委 |陈军
请直接与平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