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武汉民政这十年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6日讯9月23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举行,以“奋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新时代英雄城市”为题,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武汉民政工作代表们相继登台讲述行业十年发展成果。

报告会上,武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汉以“奋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新时代英雄城市”为题,讲述武汉民政以”五个民生”总体思路,奋力书写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新篇章。

这十年,武汉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创新人工智能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等武汉养老模式,初步形成“政府保基本、社会增供给、市场办特色”的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

全市现有养老设施3121处,养老服务床位总数超过10万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超过50张,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市“虚实互通、家院互融”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

2021年养老服务体系工作成效获国务院督查表彰,相关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交流。

这十年,特殊群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标准,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较2016年分别增长52%和117%;

2022年城乡特困标准较2016年分别增长82%和73%。(注:该数据统计自2016年)

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

优化高龄津贴发放网上帮办,牵头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这十年,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初步形成。

创新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推动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打造“1+4”社区治理“武汉经验”,青和居、东湖新城、智苑社区建设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

我市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点数量,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四。

全市共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2.7万个,社工专业人才超1.5万人;注册志愿者达28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3%。

这十年,民政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有效形成。

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五民工作法”、“五社联动”、支出型贫困救助等工作模式,成为全国政协、中组部、民政部在全国推广的武汉模式、武汉经验。

大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民政政务服务“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均达100%。

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

低保申办等29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长江日报记者吕映雪 整理)

【编辑:汪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