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这十年·献礼二十大|甘肃敦煌:瓜果之乡 心向往之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在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三农头条与各县域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县里这十年献礼二十大”云访谈。来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其他县域乡村的嘉宾们将带上特色“礼物”走进直播间,与三农头条主播张耀元一起回顾这十年的乡村巨变,从一份份特殊的“礼物”中感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共同献礼二十大!本期走进直播间的嘉宾是甘肃省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

石琳书记在敦煌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室同三农头条云端连线,时空对话,他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敦煌十年的巨大变化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自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起,已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敦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首站来到敦煌,赋予敦煌“加强敦煌学研究”“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光荣使命。

献礼二十大:小葡萄背后的大发展

敦煌葡萄,堪称丝绸之路上的“活宝石”。得益于地处北纬40度这一国际公认的葡萄栽培黄金带,敦煌是全国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四个地区之一,敦煌葡萄不仅种植面积大、品质好,品牌也比较有代表性。目前,敦煌市葡萄种植面积6.7万亩,所产的红地球葡萄产品含糖量高、色泽饱满,深受消费者青睐,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云访谈中,石书记以敦煌特产红地球葡萄献礼二十大,折射出来的是葡萄背后敦煌市近年来的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四大举措助力农业生产 特色林果带动农户创收

石书记介绍到,近年来,敦煌市的农业生产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突出亮点。

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敦煌市目前已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61万亩。推进连片田、机械田、精灌田、高效田“四田改革”,实现节水50%以上,农产品收入综合效益提高了10%,使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真正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的目标。

特色林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敦煌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今年以来,敦煌市特色林果喜获丰收,采取电商直播带货、延伸快递服务、开通航空全货机、签订订单等形式,助力特色林果走俏市场、香飘全国,农民人均林果收入约9000元。

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敦煌拥有月牙泉、莫高窟等知名景点。近年来,敦煌市着力强化“农旅结合、文旅互动”,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使其成为敦煌的富民产业。“截至目前,敦煌市共有乡村旅游民宿539家,直接从业人员1356人。”

“三位一体”改革赋能乡村振兴。敦煌深入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搭建敦煌市数字乡村“三位一体”平台。“目前,平台已完成生产服务、供销服务、农业技术、电商入门、健康科普等20多项服务上线运行,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服务,让手机变成‘新农具’、上网变成‘新农活’。”农业技术培训、供求信息对接等多项服务得到广泛好评。

敦煌十年:细节处展现农村生活翻天巨变

过去十年,敦煌市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线,坚定不移地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文旅深度融合、新能源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十年间,敦煌的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农村的环境卫生更加整洁、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得到改变。近年来,敦煌市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抓好垃圾处理、残垣断壁拆除等工作,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颜值”不断刷新。通过农村三大革命的推进,农民洗澡、卫生厕所的问题得到了巨大改善。农村的汽车使用量也大大提升,现在农户小汽车的使用数量达到1.67余万户,占全部农户比例的45%以上。

展望:文化高地、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交通枢纽

敦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敦煌的未来发展,敦煌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文化高地、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五大目标定位。

敦煌市委书记石琳展望道:“围绕这五大目标定位,我们将把敦煌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并在服务国家战略、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百度云

农视网编辑:刘怡迪

视频编辑:邱琨林

视觉设计:谢泽宇

导演:刘栋、王梦迪

阅读量: 2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