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奋力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连接洋浦东部生活区和北部湾大道的环新英湾大道正在抓紧施工;在儋州市白马井镇,儋州滨海新区医院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环新英湾区域首家三甲医院,服务未来以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的环新英湾区域。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行儋洋一体化,打造儋洋经济圈,将充分利用洋浦的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把儋州的城市功能和腹地优势相结合,不断提高环新英湾地区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儋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认真做好儋洋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生态环境保护和党建引领等六篇文章,解决儋州“有城无产”、洋浦“有产无城”的突出问题,实现“儋州因洋浦而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航拍新英湾全景。陈元才 摄
高位推动 加快儋洋融合发展
环新英湾片区包含洋浦经济开发区、白马井镇、峨蔓镇、木棠镇、新州镇、中和镇、排浦镇、王五镇,即“一区七镇”。
今年1月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儋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对标国际知名湾区型城市建设标准,以“三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为目标,对“一区七镇”实施统一规划管理,推动形成“一湾、三带、多组团”的环湾空间布局,以此打造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产业新城。
蓝图已擘画,机构改革和人员配置紧随其后。
3月23日,儋州市委推进环新英湾港产城一体化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儋州市委环湾办)、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等7个党政机构挂牌运行。
这是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后,首批挂牌成立的新机构,旨在以环新英湾港产城融合带动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当好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间”。
图片
洋浦保税港区
5月9日,《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实施,从7个方面提出了28条支持儋洋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5月19日,儋州市委环湾办分别与中首城投(北京)集团有限公司、中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企业服务、专家智库、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全力推动环新英湾区域港产城融合发展。这是该单位成立后,签署的首批战略合作项目。
“我们将运用资本的力量,发挥平台作用,坚持专业运作,把环新英湾区域打造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中首城投(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坤表示。
5天后,儋州市委环湾办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交通港口码头、片区开发及城市更新、金融业务、数字化领域及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9月28日,由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的洋浦安居房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这是儋州洋浦今年开工建设的最大安居工程,包括安居型商品住房、租赁型住房、托老所、配套商业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儋州市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丰富儋州市房源,对儋洋一体化快速建成国际化滨海产业新城具有积极作用。
如今,环新英湾大道、横十七路等洋浦东部生活区多条主干道在加快施工,将成为带动环新英湾区域协调的骨干路网之一。
与此同时,儋州滨海新区也在快马加鞭完善基础设施,包括中央西路、滨纬路、友谊路等11条道路也在加快施工。
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于今年4月18日正式运行后,迅速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承接21个部门67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截至9月底,共受理业务4554件,办结4462件。成功解决了土地规划、市场准入、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投诉建议等问题,不断推进儋州洋浦的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图片
洋浦滨海文化广场。陈元才 摄
做大做强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9月,位于洋浦的海南叁生万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发生产出激光甲烷报警器,10月中旬将量产。这是海南本土企业首次在燃气行业研发的燃气安全报警器,标志着儋州洋浦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引进高端制造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儋洋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鼓励国内外投资者积极利用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政策,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并重,集约发展高附加值、低环境负荷的石化新材料、清洁能源、高端健康食品及旅游消费品、智能装备制造、海工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石化新材料方面,东方雨虹洋浦新材料产业项目一期、金发科技一期已建成投产;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京博石化、奥克化学、巴陵石化、仪征化纤等项目在加快建设。
图片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厂区
清洁能源方面,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和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两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其中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计划今年底首台发电机组下线。
高端健康食品及旅游消费品方面,澳斯卡国际粮油、玉玲珑琥珀已投产经营,大庄园肉业、龙美食、独凤轩等高端食品项目已开工。
“力争到2025年,儋州洋浦的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400亿元,高端健康食品加工、高端旅游消费品制造及智能装备制造产值均超百亿元。”儋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全力引进建设重点项目的同时,洋浦充分利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大好机遇,建设面向东南亚的保税油加注中心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做强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石化物流四大专业物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和供应链服务中心,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港航物流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元。
图片
繁忙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海南自贸港的一项重要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进一步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实现银行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
洋浦大力实施全球贸易商计划,大力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为此,专门组建高度专业化的招商团队,主动对接大型企业,同时统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形成“一站式”服务机制,创造无缝连接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国际贸易企业落户入驻、工商注册、税收征管、财政扶持以及政策咨询等提供全面高效服务,努力将洋浦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贸易基地,到2025年,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元。
未来,儋州洋浦还将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和绿色再制造,打造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引进法律服务、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把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寻求突破 加快推动政策压力测试
今年8月24日,海南金发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在洋浦保税港区采用“径予放行”模式顺利完成申报入区。这是洋浦保税港区高性能新材料企业首单“径予放行”货物入区。
图片
海南金发科技“一线”径予放行货物到厂
洋浦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中国洋浦港”船籍港,保税油加注等海南自贸港政策率先在洋浦落地实施。
儋洋一体化战略实施后,其中的发展定位之一就是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压力测试区。
儋州洋浦积极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的一些关键要素,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零关税”、所得税优惠、金融、人才、数据流动等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压力测试和示范效应,率先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为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积累经验。
儋州洋浦用好用足“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推动航运产业高速发展。今年5月23日,海南嘉骅物流有限公司新建造散货船“嘉航达”轮顺利交付并注册入籍“中国洋浦港”。至此,洋浦现有登记海船总运力达1003.5万载重吨,历史性突破1000万载重吨。其中,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达33艘,总载重达516.79万吨。海南的国际船舶总吨位也因此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
图片
9月20日,“天秀河”号货轮装载着从新加坡港运抵的货物,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进行中转后,搭乘内外贸同船航线,从洋浦港启程,驶往广西钦州港。
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是洋浦保税港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政策。2021年7月23日,区内企业澳斯卡国际粮油公司完成首单加工增值内销出区免征关税政策业务,内销大豆油500吨,货值455万元,免征关税41万元,标志着该政策的正式落地。
为了让儋州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洋浦的政策,9月30日,洋浦地区海关联合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召开海关高级认证专题培育会暨海南自贸港政策宣讲会,从海关信用管理、“零关税”及“径予放行”等一系列惠企政策进行细致讲解,并现场解答企业咨询,引导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会议还邀请了相关专业机构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申请高级认证流程及注意事项予以辅导。
未来,洋浦在已经落地的若干政策基础上,扩大压力测试范围,在新的领域寻求突破,让政策“盆景”变为产业“森林”,首单变多单、企业变行业、行业变产业,形成百花齐放、枝繁叶茂的良好局面。  
作为海南“三极一带一区”中的“一极”,未来,儋州洋浦将围绕已落地的自贸港政策,加大制度集成创新,加快儋州洋浦一体化进程和港产城融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环新英湾地区建设一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贸港新城,将美好愿景变成生动实践。(林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