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湖北日报》整版报道!潜江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

潜江有江汉平原皮影戏、荆州花鼓戏等5项非遗保护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近年来,潜江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机制打造精品力作,探索师徒传帮带培养传承人,以抖音直播、送戏下乡等多种方式推广,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潜江花鼓戏何以越唱越火

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送戏下乡。(通讯员 金鑫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杜少华

10月12日,应湖南、安徽等地的邀请,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常务副院长何小洲带着50人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巡演。

走出潜江、走出湖北,这支团队已是司空见惯。在此之前,黄冈、襄阳等地也发出了邀请,剧团演出的《红荷》《情缘》等剧目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近年来,一些地方戏逐渐走向没落,而潜江花鼓戏却越唱越红火。为何有这样的差别?他们有何独门绝技?

7个月打磨1个剧目

2018年,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上,《河西村的故事》压轴登场,引得观众拍手叫好。

这是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精心打造的现实题材大戏,该剧围绕潜江虾稻产业发展的主线,以小人物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

台上1小时,幕后却付出了7个月的努力。

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周慧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数次到河西村的原型——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蹲点,几赴华山、莱克公司寻找素材。

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讲述潜江虾稻产业发展。 (通讯员 金鑫 摄)

《河西村的故事》一经首演,便受到热捧。随后,在北京、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巡演40余场。

尽管好评如潮,剧组并未就此满足。每一次演出之后,都会根据现场观察和专家反馈的意见,再精心打磨修改细节。

“有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前期酝酿时间长达一两年。”周慧深有感触地说。

一心一意造精品,正是该剧团历经数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2012年,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划转为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在政府的“全额保障”下,剧团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为了鼓励“出精品”,潜江市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2008年,潜江曾斥资近700万元,支持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生命童话》,该剧讲述了一群艺校学子毕业进入剧团后,排演抗震救灾戏的故事。3年间,该剧在全国演出近30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喜人的经济效益。

在鲜明的指挥棒下,一批精品不断涌现。《家庭公案》《原野情仇》《生命童话》《河西村的故事》等精品剧目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旅部“文华剧目奖”“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

跟踪培养“好苗子”

戏曲事业难以繁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青黄不接。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18年起,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花鼓戏班,定向培养演员。

“学员每年3万元的学费,由省文旅厅和潜江市财政共同承担。”剧团办公室主任金鑫介绍,第一期花鼓戏班有36名学员,他们经过4年学习后,今年全部回到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实习,成为新一代花鼓戏演员。

戏剧是“角儿”的艺术。为培养名角,潜江实施“名家工作室”工程,采取名师带徒方式,培养有灵气、有悟性的青年演员。市财政拿出经费,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回到剧院,手把手传授技艺。

1989年出生的付潜芬,是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在“师傅”胡新中的指导下,很快脱颖而出,在《卖水》《廉锦风》《五女拜寿》等20余台剧目中担任主演。昔日的“新兵蛋子”,一路成长为当家花旦。付潜芬的经历,也给了许多新入行的演员极大的信心。

如今,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竞技,成为一大看点。花鼓戏《红荷》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剧中胡新中、付潜芬、答沙等三代演员共同担任主演,可谓各美其美。

视野不局限在潜江,剧团每年选派一批演职人员,以委培的方式送到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脱产学习编导、音乐、音响、舞美等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在不断的提升和磨炼中,一批新秀崛起。目前,该剧团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国家文华表演奖获得者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人、上海白玉兰新人奖获得者1人,会聚着“花鼓之王”“花鼓皇后”“老旦王牌”等领军人物。

把剧院“搬”到网上

来到潜江,你会发现,潜江老老少少差不多都会哼唱几句花鼓戏。在民间,有“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一说。大意是,唱花鼓戏可以不吃药,其魅力可见一斑。

潜江书香文脉,成就了戏剧大师曹禺。一直以来,潜江人对戏剧有着别样情结,曹禺剧院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潜江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施毅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往戏迷习惯到剧院看花鼓戏,如今疫情防控下,戏迷们的看戏方式悄然发生变化。

新一代青年花鼓戏演员,纷纷开通网络视频号,把自己的作品上传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收获了一大批粉丝。“80后”演员许文芳于2019年开通抖音账号“舞指二胡”,几乎一两天就更新一条视频,至今已发布相关视频近700条。可亲可敬的表演,网络了一大批年轻戏迷,账号已积累超过110万粉丝,其中不乏国乐“大咖”。

为了累积粉丝,潜江每年举办“戏迷潜江”大赛,吸引天门、仙桃、洪湖等周边县市的戏迷前来参赛,获得名次的戏迷,除得到一定物质奖励外,还能与名师名家当面交流,甚至有机会同台演出。

戏迷之间也有学习交流的平台。今年7月23日,首届湖北花鼓戏戏迷夏令营开班,武汉、洪湖、天门、潜江等地爱好者近百人齐聚潜江,近距离感受名家风采,体验花鼓魅力。

为了让农村群众能在自家门口看戏,潜江率先尝试了“农民看电影看戏,政府统一买单”,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每年送戏下乡100余场。

“同步视频直播,让更多戏迷随时随地看戏。”施毅介绍。

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的名气渐渐大了,湖南、江西、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发来邀请函。近3年来,剧团外出巡演累计达60余场次,这在地方剧团是不多见的。

潜江5项非遗入选 国家级名录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通讯员周莹)10月14日从潜江市文旅局获悉,潜江目前有5项非遗保护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

这5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分别为:江汉平原皮影戏、荆州花鼓戏、潜江民歌、潜江草把龙、潜江灯会。其中,江汉平原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潜江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而表演的戏曲形式,潜江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

荆州花鼓戏,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乡土戏曲。

潜江民歌,是潜江劳动人民在劳作、生活及风俗习尚等活动中创造的民歌。

潜江灯会,是春节、元宵节期间广大民众进行花灯赏玩、民俗游街闹春、商贸赶集等活动,以此庆节娱人。

潜江草把龙因采用稻草扎制而得名,是潜江市龙湾镇世代传承的以舞龙祈福禳灾为主的民间习俗。

除了这5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潜江还有2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潜江木雕、潜江唢呐、园林青酿酒技艺、传统酱品制作技艺、潜江面塑、潜江焌米茶制作技艺等。

为了保护好非遗项目,潜江制定出台了《潜江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潜江市非遗传承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完备的非遗电子资料、实物档案和非遗项目数据库,完成40个非遗项目宣传片和138位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保护。同时,在全市建立了12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和25个传习所,传承人依托各传承基地和传习所开展项目传承培训。

把非遗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潜江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在各中小学、职校、特校、老年大学等学校,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开展教学;在社区开展皮影戏、民歌、剪纸、太极拳等传承活动,扩大非遗传承人群。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潜江发布多条非遗研学旅游线路,建成了一批非遗主题景区景点、展示馆和非遗工坊,可接待学校、旅游团、散客等前来参观研学旅游。

麦秆画传承人点草成“金”

李洋芳在工作室制作麦秆画。(通讯员 施毅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周莹

“同学们把手里的麦秆用剪刀剪开,再用直尺将它刮直。还记得怎么刮的吗?上次我们教过的。”

“记得!记得!”

10月13日,潜江非遗项目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李洋芳走进浩口三小,为师生讲解麦秆画制作技艺。每天奔走于各个学校,是李洋芳的生活日常。

在潜江,麦秆画被称为“麦贴画”,是一种剪贴艺术,以麦秆为原材料,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进行剪、创、刮、烙等多道工序完成。

今年59岁的李洋芳祖辈是河南人,每当麦黄时节,父亲用麦秆编制一些绣球、花篮、蚂蚱、小鸟等工艺品,有时送到集市上去卖。

李洋芳艺承家父,娴熟掌握着麦秆画的各项技艺,她会亲自种植大麦,分不同时段收割,以此得到不同色彩的麦秆,经过熏、蒸、漂、绘、刻、烙、拼等多道手工程序制成麦秆画。她创作的麦秆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让传统麦秆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李洋芳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突破,制造出一种浅浮雕,相比传统麦秆画,更加古朴逼真。

小龙虾是潜江特产,她开发制作了一大批小龙虾为题材的作品,成为潜江文化名片,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文联和来自德国、美国的贵宾。

在她的带领下,潜江麦秆画从内容、题材、应用在传统基础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今年5月,李洋芳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把麦秆画传承下去,2015年,李洋芳成立工作室,传授技艺;2019年,在浩口镇狮子桥村开设精准扶贫妇女免费培训麦秆画基地。

“麦秆画要长远的发展和振兴,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让他们从小接受民间画种的熏陶。”今年初,李洋芳将麦秆画带入校园,进行实地教学,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并熟知麦秆画的制作过程,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