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季度“中国好人榜”陕西省候选人发布,商洛一人上榜!

2022年四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事迹
(陕西)
图片
助人为乐类
图片
一位耄耋老人的关爱情怀
 吴秀仓,男,1930年4月生,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北关居民。在革命老区淳化县,只要一提起离休干部吴秀仓的名字,人们便会异口同声地夸赞这位离而不休、白发红心的“关爱大使”。
他1949年3月参加革命,曾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他剿过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役,曾多次立功受奖。1963年,为支援大西北建设,他接受组织调配,从美丽富饶的东海之滨来到荒凉贫瘠的渭北黄土高原山区小县淳化,无怨无悔地干了好几十年。1984年离休后,吴老想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工作。他不顾自己年迈体衰、老伴又体弱多病,从担任方里乡校校外辅导员开始,29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关教事业上,尽心尽力为青少年当好“三大员”。
革命传统的义务宣讲员
吴老革命阅历丰富且多次参战,他凭借这一优势,现身说法,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身背黄挎包,脚蹬解放鞋,跑遍了淳化所有中小学校,为师生义务作报告。不仅如此,他的足迹还迈出了淳化,行程万余里,先后去邻近2个省、5个地市、13个县区的300多所学校和部队作报告1000多场次,听众达5万多人次。吴老家庭毗邻淳化爷台山,这里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爷台山战役,是淳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每逢旅游旺季,吴老都会主动前往,给在场的中小学生和旅游者讲述爷台山战史和淳化革命斗争史,每年受教育人数达2000人之多。吴老外出作报告通常自带干粮,多数是步行,从不吃请,更不要对方报差旅费,为此他花费2万多元,有人嘲笑他是“傻帽”,吴老却理直气壮地说:“雷锋精神也是一种‘傻帽精神’,我就是要把这种‘傻帽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弱势青少年的热心帮教员
吴老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爱,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也是关爱。他根据自己文化功底较扎实的实际,甘当“人梯”,对弱势青少年进行“三帮”:一是“帮学”。吴老在各校巡回讲演过程中,了解到少数同学厌学甚至弃学,感到十分痛心。他为40多名后进同学建立了帮学花名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思想教育和课程辅导,使这些同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方里中学学生张卫,其他功课尚可,唯独英语底子差,每次考试都“拉后腿”,他非常气馁,自暴自弃想放弃高考,吴老把张卫请到家里,从英语基础知识抓好,使张卫重新拾回信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哈工大,毕业后成为杭州大学教师。二是“帮教”。吴老对失足或有不良品行的青少年从不嫌弃,总是以亲人般的爱心和诚恳,和他们促膝谈心,以现实事例进行法制教育,帮助有不良行为的20多名青少年弃旧从新,走上正道。方里镇方西村青年赵某因婚姻纠纷,纠集10多人欲去女方家里闹事,吴老闻讯后,当即加以劝阻,并对赵某耐心说服教育,既平息了一场械斗,也挽救了一名青年。三是扶贫帮富。20多年来,他出资数万元,帮助1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不少学生还圆了大学梦。城关镇青年款小军,想致富没门路没技术,吴老为他送去了树苗,帮助他建起了家庭果园,还给他赠送了果树管理书刊,手把手教他果树修剪技术,使这个青年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多才多艺的校外辅导员
吴老年轻时勤奋好学,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尤以英语、绘画见长。在工作实践中,他创立了“三小”(小图画、小故事、小歌谣)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关教形式,多年来他共创作绘画小作品300多幅,编写爱国小故事40多个,编写并教唱革命歌曲40余首,加深了中小学生的直观印象。在讲堂上,吴老常常和孩子们形成良好互动,始终洋溢着欢歌笑语,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吴老还利用自己的学识特长,在家庭免费开办英语、美术补习班50多期,义务培训少儿1000多名,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
如今,精神矍铄的吴秀仓老人依然继续着他那传承红色文化的光荣使命,他就像家门口爷台山顶上的一棵青松,不畏狂风骤雨,不惧酷暑严寒,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见义勇为类
图片
退伍军人不褪本色
勇救两名落水儿童
‍ 
郭建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6月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峦庄镇峡河村(原东河组)。1996年12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999年10月13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2月以一级士官身份光荣退伍,现为商洛亮山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一名货运车司机。2022年1月18日郭建平不畏严寒、勇救两名落水儿童。曾获“陕西好人”荣誉称号。
2022年1月18日下午17:00左右,两个小孩(姐姐5岁,弟弟2岁)在商州区丹江河与南秦河的交汇处河滩玩耍,不小心掉进河中,由于河道不久之前才清理过,河水很深,姐姐看到弟弟落水,急忙跳入水中去救弟弟,但由于天寒水冷,小女孩力气有限,很快两人便被冲到河道中间。
家住商州区商丹金域的郭建平,此时正在商洛会议中心丹江桥下带着小孩玩耍,突然发现远处丹江河道里有一团红色物体向下游移动,好像有一只小手在摇晃。他第一直觉:不好!有孩子落水了!忘记自己还带着孩子的他急忙跑过去。是的!是孩子!确认是有孩子落水,他毫不犹豫跳了下去追上孩子抓住那只在晃动的小手,这时才发现同时落水的是两个小孩,小一点的孩子被大孩子压在水下往下漂。他下意识的拽住那个小的急忙往岸边拖,小孩子被连推带拖的送到岸边,回头一看大孩子已被冲走二十多米远,他再次返回冰冷刺骨河水中,连滚带爬追过去拉住大孩子,自己和孩子的棉袄被河水完全浸透,加上已处于水流湍急河段,根本拉不动孩子。情急之下他只好用身体托住孩子,就这样又被冲走十几米远,眼看就要到前面深水河道交汇处。他想:完了,我命也搭上了,是救孩子还是保全自己?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呀!“不!不能放弃!得救起孩子!”他安慰孩子:“孩子,不要害怕,有我在!”他拼尽力气借助河水游到浅处,急中生智用两脚蹬住河底淤泥,慢慢稳了下来,停在了河中间,尽力将孩子的头托举出水面,此时他一点力气都没有,看着孩子的棉袄袖子都快拽掉了,忙大喊:“快来人啊……!”这时岸边的群众也都赶了过来,齐心协力将他们拽上了岸。
冻得浑身哆嗦的他默默地牵着自家还在大哭的孩子回到家中,他的手机已经被河水浸泡后不能使用,手和腿部也被石块划出一道道伤痕。当晚孩子家长通过多方打听,找到郭建平表达谢意,执意要赔偿手机时,他说:“不要赔偿,我也有孩子,当时那种情况,不管谁碰见都会毫不犹豫那么做,救人是本份,只要孩子好好的比啥都重要……。”
诚实守信类
图片
用诚信做菜单
打造群众信得过品牌的餐饮店老总
陶锦翔,男,回族,1969年6月生,民革党员,陕西锦翔饭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20多年来,从一家小店干起,发展到10家直营店,他凭借诚信经营,让锦翔炝锅鱼“火”遍了西安人的舌尖,也凭着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人品,把好事儿做进了群众心里。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诚信是锦翔最亮眼的菜单
“不怕产品没市场,就怕产品没质量。”他自筹资金1500多万建立了采购存储生产配送一体多功能“中央厨房”,从源头层层把控食品品质关。
因为诚信,他坚持不做加盟店,可好品牌传了千里,很多人找上门来要加盟。看着这么多热情的“粉丝”,他手把手亲自传艺,从2017年至今培训了300多名创业者,新疆、湖北、山西、河南……他的“学生”遍布十几个省市。
疫情期间,很多外地“学生”来陕不便,他就把“商业机密”底料清单直接发给创业者。山西一对创业夫妻感慨:“这种诚信精神真令人敬佩!”
温暖是锦翔最强大的力量
“我们一家都是锦翔人。”肖亚鹏工作了9年,先后介绍父亲、姐姐、媳妇进入公司。2017年,他父亲查出癌症不想连累公司要辞职回家。陶锦翔知道后,掏出4万多元让老人看病,联系专家会诊治疗,“员工就是我的家人!你只管安心看病!” 
2020年初,锦翔响应防疫要求闭店歇业,几乎没有了收入。“再难不能难员工!”他决定:600多人一个不裁,暂时发一半工资,待正常营业后全额补发。
在他的带动下,公司人人向上向善,一个民营企业涌现出省级劳模2人、市级劳模3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1人,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1名。
热心是锦翔最可贵的人品
多年来,他热心公益,帮扶福利院、希望小学,资助数十名贫困学子。连续9年请15000多名环卫工人到锦翔就餐。汶川玉树抗灾一线、古城西安抗疫战场上都留下他了的身影。
他为镇安县农丰村亮化工程捐款31万元,向宁陕县蒲河九年制学校捐赠价值18万元空调47台,为抗疫捐款捐物近10万元。
他不在乎老城区寸土寸金,撤了6张桌子腾出地方,在五路口门店创建了全市首家餐饮企业自主投资的母婴关爱室,在4家门店建起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和快递小哥免费提供快餐充电医药等服务。
起初,人们看他是个企业家叫他“陶总”;时间久了,不约而同改口“陶大哥”。因为群众心里最明白,“他把诚信当生命,咱们把他当亲人。”
图片
“蜂婆娘”和她的甜蜜事业
周世红,女,1992年10月生, 中共党员,陕西省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宁陕县绿康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做蜂蜜产业的她始终把“诚”字放在首位,用诚信经营赢得了社会认可和群众支持。曾获“陕西省年度脱贫致富带头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对社会讲诚信  为国家做贡献
诚信纳税不占国家集体一分一厘便宜,是周世红经营的底线。自公司成立以来,因为诚信经营、诚信纳税周世红也得到各级部门认可。今年以来,陕南干旱少雨,蜜源严重不足,加上疫情的影响,公司营收也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她坚持按时足额纳税,并跟财务说:“是政府大力扶持,我们企业才成长到今天,我们不能在纳税上拖后腿,更不能有占国家便宜的小心思”。多年来,她的公司信用良好,无任何不良违规记录。
对客户讲诚信  为美德做传扬
保质保量、准确及时完成客户的每一个订单,是周世红定下的红线。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人员出行受限、物流交货期滞后、经营遇到诸多困难。2021年冬天,北京的一个订单按照防疫要求不能走物流发货,眼看就要延误了。周世红立马带队驱车1300公里亲自运送蜂蜜,并顺利交付到客户手中。信誉迎来八方客,不管市场怎么波动,周世红的产品总是供不应求。截至2021年12月,她的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320万元、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合作伙伴都为周世红点赞,说她是个值得信赖,可以长期合作的人。
对员工讲诚信  为振兴添力量
诚信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是周世红奉行的为人处事准则。她对员工说:“只要是我答应你们的事情,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兑现”。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刻,她首先保证员工工资能准时发放。谁家里有困难找她帮忙,她总是全力解决。为兑现帮助周边群众增收的承诺,她先后带动5镇7村310户523人,通过发展养蜂产业、在园区务工,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2015年至今,她累计为员工和临时务工群众发放工资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3万元。周世红这个小小的养蜂企业在陕南山区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图片
诚信经营“鸡产业” 带领乡亲共致富
刘信信,男,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信蓉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以“诚实做人、诚信创业”为人生信条,2015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刘信信以社为家、以鸡为业、以苦为荣、以诚为信,赢得了客户和乡亲们的信赖。他致富不忘乡亲,吸收贫困户为社员,一诺千金,践行“每年至少分红两万元”的诺言,带领乡亲们养鸡致富奔小康。他热心公益事业,坚持看望慰问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10余年,把温暖和关怀带给他们,先后荣获“榆林好人”“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诚信换来“鸡财”
36岁的刘信信,在创业的路上也曾走了不少弯路,但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这也是他发“鸡财”的关键。
他从小辍学外出闯荡,刚开始赔得血本无归。2015年回乡发展,赶上了产业扶贫的好政策,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发展养鸡产业。他文化水平不高,但为人实在,以诚为本、以德立业 。质量上一定要保证‘优’,数量上要保证‘足’,价格上要保证‘公’。刘信信说,“自己的名字叫信信,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诚信,我宁可多吃点亏,也要让顾客买的满意。”起初,顾客在他的合作社买鸡和鸡蛋都会上门挑选。后来,顾客越来越信任他,就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订购,而刘信信也会准时准点保质保量将东西送到客户手中,从不缺斤少两。
为了让客户吃得放心、买得安心,刘信信在鸡场安装了360智能摄像头,使顾客通过智能软件随时监测养殖动态,并坚持山头散养鸡模式,打造生态产品,合作社产的鸡和鸡蛋被顾客称为“放心鸡”和“放心蛋”。现在,刘信信的合作社,养鸡存栏量6000余只,其中产蛋鸡1500只、肉鸡4500只,年产蛋量1万余斤,年产值35万元,远销西安、宁夏、内蒙等地。同时他还开始养猪、家兔,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致富路越走越宽。
致富不忘相邻
发展不忘党情,致富不忘乡亲。作为党员的刘信信,借助党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诚实的经营,实现了脱贫奔小康。2018年,刘信信的养殖合作社吸收了8户贫困户入股,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发“鸡”财。在刘信信的苦心经营和入股村民的辛勤努力下,每年年底大家都能拿到分红。2020年,因疫情,土鸡和鸡蛋滞销,刘信信没有挣到钱。但想到自己的承诺,想到8户家庭还要靠这笔分红过日子,他和妻子商量,自己垫钱让入股村民按时拿到分红。除了带动村民一起搞养殖,刘信信还利用自己的技术,给有需求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邻近乡镇的养殖户建场地、找销路,发展养鸡产业,一起勤劳致富。
公益彰显大爱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带动大家一起富。”这是刘信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他作为“领头雁”,带领乡亲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为幸福生活不断奋斗着、拼搏着。
10多年来,刘信信坚持为留守儿童和困难老人免费送土鸡蛋、鸡肉、猪肉等物资。截至目前,他为困难人群捐助的物资达6万元;先后3次为65名儿童和20名老人,送去土鸡蛋800多斤,价值12000元;与合作社工人在吴堡县第四幼儿园开展集体关爱活动,走访入户将土鸡蛋送到特殊困难儿童家中。
刘信信还被村民称为“闲不住的热心人”。由于村里年迈的老人较多,他经常帮邻居修电器、砍柴。2018年3月,村里有位70多岁的老大娘突发急病,刘信信得知后,第一时间开车将她送往医院治疗,并垫付了医药费,听到医生说病情稳定,他才松了一口气,等到家属来到医院,才发现他还穿着合作社的工服。
敬业奉献类
图片
扎根基层46载
用心用情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甄陵,男,196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馆长。他长期坚守基层群众文化战线46年,为高陵获得“陕西文学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做出了应尽的义务和奉献;他不忘文艺“两为”方向的初心,率先在全国创建“公共文化‘110’”服务模式,被文化部、财政部认定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他出版专著26部,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陕西省“柳青文学奖”、陕西省“最美基层文化人”“陕西好人”等荣誉。
不畏困难用情服务基层文化事业  
在高陵区的“文化圈”和街街坊坊,人们都把甄陵亲切地称为“老馆长”。
从小就学说快板、讲故事的甄陵,对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1976年参加工作后,下过乡、插过队,和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逐渐爱上群众文化这方舞台。1996年任文化馆副馆长后,他二话不说一头扎进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大海。2002年5月,甄陵任文化馆馆长主持工作至今。彼时的文化馆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无名无等级,面临经费不足、人员流失等困局,重重难题落到了新任馆长甄陵的肩上。
“说干就干,干了就要干好。”为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不足问题,他毫不犹豫抵押自家房产筹措资金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当作是“自家事”。在他的带领下,文化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率先在全省实行覆盖区、街、村、组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每年下基层演出达1000余场次,受众20多万人。高陵文化馆获得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基地,省委宣传部授予“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先进集体。
2021年,甄陵也交出了自担任馆长以来的“国家级成绩单”,高陵区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用心探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在高陵区文化馆活动室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唱戏、跳舞……眼前的繁荣景象,与多年前的鲜有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而这样的变化,还得从一次创新之举说起。
“文化馆上班时间,我们没空来。等我们有时间了,人家早就下班了。”这是甄陵在一次下乡时无意中听到群众的话,就是这句话,激发着他不断思考探索:如何让文化馆更好地服务于民? 
2012年,甄陵创新推出“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公共文化“110”电话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经推出,激活了沉寂多年的高陵文化爱好者们的热情,在全国都引起了关注。甄陵生怕错过群众任何一个诉求,24个小时值机。为此落下了四级听力残疾。但他却笑着说,“轻伤不下火线,能为群众服务,值了!”
2013年,“公共文化服务‘110’模式”被文化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这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文化项目,甄陵也荣获了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一等奖。
热心公益用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身兼文化、文物、图书“三馆”重任的甄陵,在忙碌之余也始终不忘投身公益。
作为陕西省文化志愿者,他先后8次赴老、少、边、远地区参加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边疆万里行“春雨工程”。到青海、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进行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作为特聘专家,甄陵先后应邀赴甘肃、云南、青海、新疆、宁夏、河北等地进行专业讲座。
2010—2019年间,他先后6次参与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讨论。他负责申报的国家和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2项。他辅导农民作者发表各类文艺作品1350(篇)件,出版专集70多部,获得省、市级及以上奖项百余个。2012年高陵被陕西省作家协会命名为“陕西文学之乡”,这是陕西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区县。
46载群文路,一路风雨一路歌。如今的甄陵,依旧在他热爱的群文道路上坚持着、奋斗着、幸福着。
图片
用心管交通精心护平安的政法干警
张宁,男,1984年3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临渭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他身穿警服,用责任担当守道路畅通;他铁面无私,用一言一行保群众平安;他执法为民,用科学管理护一方安宁……他扎根交管一线14年,始终心怀百姓,忠诚敬业,创新实干,用心管理,辖区交通事故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曾获陕西好人、陕西好青年、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爱岗敬业的事迹被陕西省公安厅作为全省“两学一做铸警魂”报告团的先进事迹巡回演讲。
坚持民意主导,专啃“硬骨头”
“警力跟着警情走”,他每天早晚督导检查城区32处高峰岗、25处护学岗。恶劣天气、节假日是他最忙的时候,他都会提前部署警力,“路堵心不堵,交警在身边”。市长信箱、12345等转来的投诉和建议,他反复研究,件件有回音,让“信箱”变“心箱”。对政协议案实地调研,力推旅游大巴、蓝牌货车不受时间限制驶入城区。他广纳民意,先后提出城区增设公交专用道,取消非机隔离绿化带等建议20余条。采取斑马线前移,车道瘦身等微调整,有效提高通行效率。他树立“大交管”理念,增设非机动车专用通道,改善辖区人、车混行现象;联合执法局,严格共享单车准入;联合城投公司,增设停车泊位、入厕专用车位,极大方便群众;大力推行“斑马线上我文明”,渭南城区车让人人守规得到中央文明委高度肯定。全省交通状况群众满意度测评渭南主城区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坚持严管重教,守护“平安路”
交通事故是交通秩序管理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张宁结合辖区实际,扎实开展每月逢五、逢十统一行动及周末夜查,亮剑酒驾、面包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部署全警每天上路。他推行一系列硬举措,查处“大兵团”增加“小组战”,实行报废+规范管理,解决查了罚、罚了放、放了又继续违法上路的恶性循环。针对疯狂渣土车,张宁采取“四个统一”“五个严禁”管理模式,从源头管控,近年来,辖区未发生涉及渣土车的亡人事故。他进校园提高头盔佩戴率,入工地纠正民工乘坐非法面包车,上客运企业提醒系好安全带,定期培训市政、园林、环卫等公共服务车辆规范作业。通过严查重处,提醒教育,实现辖区亡人交通事故逐年锐减,大队交通违法人均查处量每月排名全市、全省交警系统前列。
始终实干敬业,添彩“警察蓝”
张宁说:“我的办公室就在马路上。”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都坚守路面,现场办公。疫情防控三年,他既是指挥员,又是联络员,更是战斗员。白天检查督战,晚上汇总点评,日均工作18小时以上。危险时他先上!带队执行异地转运、考研护考、大雪护送防疫物资。各类赛事安保、重要时间节点上,张宁都是整个人扎在了路面上,反复研判、谋划部署、渠化交通,忙而不乱。张宁深知,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交通畅通事关民生福祉,离不开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更离不开高度的责任心。
左肩担荣誉,右肩担使命。从普通民警到城区中队长,再到秩序管理中队长,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不变的是忠诚、敬业、为民、奉献的初心和坚守。如今,张宁依然战斗在辖区2600公里的道路上,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平安路。
图片
三十余载坚守只为民富村兴
张和平,男,195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崾先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现义务担任周陵村乡村振兴发展顾问。1988年8月起担任红土镇崾先村党支部书记30余年来,他心系群众,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变着崾先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崾先村一举成为省、市先进村。他离任不离心,离岗不离责,为周陵村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人物。
改造中低产田粮食增产丰收
张和平是土生土长的崾先村人,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被招聘到乡镇企业修建队。1988年,29岁的他已是修建队书记,为了改变村里的穷貌,他从红土公社(现为红土镇)辞职回到崾先村。1989年,张和平在组织群众推广种植地膜玉米的同时,大搞中低产田改造。那些日子里,他带着大伙,带着干粮、拎着水壶,坚持干在一线;为加快速度,他雇来的8台推土机投入其中。推地时,难免会遇到伤及部分群众的地埝和青苗。一些不理解的村民又是挡车又是吵架,对此他就逐个劝导:“挡车,只能喝稀饭;推地,才能吃好饭!”就这样,最终推出了300多亩的高质量水平田,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农田基建先进点。到2002年,全村共改造中低产田600余亩,粮食产量由1989年前的亩产300多斤增长到亩产600多斤,实现了粮食翻番的目标。
建新房修新路让群众安居乐业
村上有300多人一直居住在附近的沟里,生产生活极为不便。2002年,他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从扶贫办争取到移民搬迁项目。他曾当过基建兵,搞基建,他是内行。实施搬迁工程期间,他又是为全村搬迁工程搞整体规划,又为村民建房放线,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成了一个技工。白天不是在工地上做指导,就是到有关部门跑协调,晚上回到家他又帮助一些对盖房不懂的村民做绘图、搞设计、做预算。终于在2005年底,使得65户群众住进了面貌一新的移民新村。新村建成后,他又一次争取扶贫重点开发村的项目,投资30万元硬化了2300米的水泥巷道,整修了2300米排水沟,还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
发展壮大产业  建设富裕美丽乡村
经过多方调研,张和平率先提出依托342国道大办“农家乐”来增加群众收入。想让祖祖辈辈都务农的“泥腿子”一下子“下海经商”,难!为打开局面,他选了部分农户作为重点并对其做工作。为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拍着胸脯说:“挣了钱,是你们的;赔了,贷款算在我的名下。”之后,他带着这些农户外出参观学习。可临出发前,有人躲了起来打起了退堂鼓。这时,他硬拽着被叫来的人上了车。在他带领下,用两天时间先后考察了旬邑、杨凌两地的农家乐。回来后,他趁热打铁,帮他们到信用社开户办贷款、装修房屋、购买灶具碗筷、印制名片,一手帮3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开业当天,请来了新闻媒体做宣传,还在342国道沿线做了醒目的宣传牌。随着顾客的增多,这3家农家乐不到4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如今,崾先发展较好的农家乐有20余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明星村。
在办好“农家乐”的同时,张和平为村上制定了发展、壮大樱桃产业的规划,可种惯了庄稼的群众无心也无力去发展这一新产业。建园时,村民坚决反对。对此,他就白天领着村干部在地里帮忙,晚上到村民家里去做工作。就这样,他和村干部带着部分农户,用了20多天就建起了316亩的高标准樱桃园。园建成后,浇水成了问题。他就用自己的钱先垫一部分,再到供水站去赊账,一车水20多元钱,用了1000多车水,硬是浇完了300多亩樱桃园。当年,樱桃树的成活率达到了98%。如今,周陵塬上的樱桃众人皆知,众人皆赞。2019年,崾先村共产樱桃28万余斤,收入近300万元。
身先士卒抗击疫情保卫群众健康安全
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成立了全区第一支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迅速下沉到8个小组,共摸排省外返乡84人。在他的带领下,村上党员干部“戴党徽、亮身份、穿上红马甲”,24小时在岗值守,坚持做到了标识、登记、测量、消毒“四个到位”。对居家隔离群众,全部落实了每户一个专班、一包口罩、一支体温计、一份消毒用品、一包常备药、一个清洁袋的“六项”服务,做到了人隔离但不隔关怀。那些日子里,全然忘记了自己患有肺气肿,以自己切实的行为践行了“守好一方净土”的诺言。
“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是党培养了我。退休了,也想着为党、为家乡多做点实事、好事。”今年,62岁的张和平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周陵村党总支书记,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村工作,义务担任周陵村乡村振兴发展顾问,指导村上村级经济发展。如何激发起村级干群的斗志、如何让村里旧貌换新颜……一连串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积极与村上联系,深入党员群众家中与党员群众,反复琢磨着乡村振兴蓝图。
这就是张和平,一位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共产党员。在他的带领下,周陵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类
图片
 23年如一日  以孝传家“好女婿”
黄远兴,男,生于1969年3月,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财务管理科科长。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可他在岳父岳母和亲友邻里眼中,甚至比亲儿还要亲。1999年,岳母突发中风,生活无法自理,结婚仅一年的他毅然挑起了照料岳母的重担,一干就是23年。23年间,岳母先后三次发病入院抢救,累计有超过5个月的重症ICU病房住院史,创造了中风重症反复发作救护成功的奇迹。在此期间,他始终初心不改、孝悌为先,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岳母,全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成就了一段孝老爱亲的佳话。被授予2022年一季度孝老爱亲类陕西好人。
二十三年不离不弃
1998年,在陕西佛坪这个小山城,黄远兴与妻子喜结连理,第二年初,儿子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谁料想,50岁出头的岳母竟突发脑卒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长期照顾。可岳父年迈,精力有限,面对变故,黄远兴毅然拉着妻子的手说:“别怕,有我呢!把爸妈和小妹接过来,两老两小我们夫妻一起照顾!”2001年,黄远兴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调往市区工作,为了让岳母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治疗效果,他孤身一人带着岳父岳母搬到了市区生活,白天在单位处理繁杂的事物,晚上回到家做饭、做家务、为岳母做康复。23年日复一日,他却始终坚守,从未抱怨过一句。
春风化雨无微不至
买菜、做饭、洗衣、按摩、缝补……所有家庭巧妇会干的家务,黄远兴都是内行,他精研厨艺,学会了擀面条、搓麻什、烙面饼,让习惯关中饮食的岳父母在汉中也能吃的舒心。无论刮风下雨,临上班前他一定采买好一天的食材、准备好早餐,一下班就往家里赶,让岳父散步休息,换自己坐在岳母病榻前。在2019年经历第三次抢救后,岳母已不能言语表达,内心也变得更加敏感,一些细节稍不注意就会让她感到难过。因此,一贯急性子、大嗓门的黄远兴,在岳母面前完全变了样,低声细语,周到细致,从不把坏情绪带回家。而岳母也对他产生了深深的信任,只有每天见到女婿,才会露出浅浅笑容,一天吃饭、睡觉才会安稳。
实心实意倾囊付出
1999年第一次发病,2002年第二次入院,2019年第三次抢救,岳母累计有超过5个月的重症ICU病房住院史,使用的西药、中药少说也有几十种、上百斤。二十余年里,黄远兴还带着岳母先后在汉中、西安、北京进行康复治疗。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身为工薪阶层的黄远兴,任何时候只要能拿的出来,只要能借得到,都毫不吝啬、毫不犹豫。他说:“我没算过账,也没必要算,因为在亲人的安危面前,金钱唯一的价值就是保住性命、换来平安。”经历过生离死别考验的人会懂,只要亲人在,家就在,那就是信念,那就是幸福。 
对待家人,黄远兴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对待工作,他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在市局财务岗位工作期间,汉中税务系统财务工作连续20年在省局考核中位居优秀序列。而他,也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为“财务大拿”。
正如作家路遥所说,习惯了为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身边这些平凡普通的坚守者。黄远兴,如一棵大树,根植厚土,坚守亲情、坚守岗位、坚守责任、坚守初心,化深沉的爱为无尽的勇气和担当,撑起了家庭,挑起了事业,书写了一段绚烂的人生。
图片
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的好儿媳
王颖怡,女,汉族,1966年12月生,西安市鄠邑区甘河镇侯王村一名普通村民。
她家里四口人,丈夫在外打工奔波,她一个人打理地里的庄稼,照顾家人及瘫痪的婆婆。自婆婆瘫痪后,她每晚帮婆婆翻身,隔几天给擦洗,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老人做好易消化的饭菜,喂饭,打扫老人排泄物,清洗衣服,定时推老人出门晒太阳、散心。吃饭时她会细心地替老人擦拭嘴角,饭后把老人睡过的被褥晾晒到阳台上,防潮保暖;老人感冒时把药碾磨成粉,方便吞咽;老人方便后,她用温水将老人清洗得干干净净;天冷时,她用热水袋焐在老人的腰处,减其疼痛;这些看似琐碎而又繁杂的事情就是她20多年的日常。
她对待婆婆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做到了女儿都难做到的事,任劳任怨,得到了村民的表扬和肯定。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对祖母十分孝顺,早晚问安,嘘寒问暖。她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无华。她的孝行事迹传遍了周边各村,成了大家学习孝行的榜样。
来源:文明陕西
编辑:张矛  责任编辑:孙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