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协议通过,中国北斗系统凭借独门绝技,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全球第三个,北斗卫星凭借独特的短报文功能成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将为海洋救援通信体系带来革命性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此事也意味着,在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建设之后,中国北斗系统的国际地位再次获得了巨大提升。近日有消息称,经过长达2年的讨论与测试,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在第106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的决议。
图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此举标志着北斗卫星成为了继国际海事卫星、铱星系统后,全球第三个通过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GMDSS卫星通信系统。
通俗点讲就是,当装备了北斗定位系统的船只在海面上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北斗系统短报文功能发送遇险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呼叫救援。
对于全球海事救援工作来说,北斗系统的加入无疑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要知道在北斗系统正式加入之前,GMDSS系统只是一套单纯的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用于满足海上极端气候预警信息或是其他重要信息的全域广播、船只的遇险报警以及协调海上救援队执行救援任务的通信指挥等通信需求。
因为和传统的陆地通信不同,海洋上没有办法建立固定的通信基站,除非船只之间互相处于视距内,否则就只能依赖卫星中继或是短波电台进行超视距通信。
图片
传统的船舶电台
考虑到短波通信容易受到干扰,很难在船只遭到突发事件,尤其是因极端气候而遇险时快速发出救援信息。
因此,国际海事组织最终在1992年选择了以通信卫星作为船只遇险报警的主要通信平台。
毕竟相比于有着较高上手难度的短波电台而言,GMDSS系统可以做到一键发送求救信息到最近的救援中心,而救援队也可以依赖GMDSS系统高效的指挥救援部队执行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海难事故的报警与救援效率。
图片
GMDSS系统示意图
不过GMDSS系统虽然提高了救援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套系统没有缺陷。作为单纯的卫星通讯系统,GMDSS系统最大地问题是只能提供通信服务。
这意味着当船只需要紧急报警时,整套系统需要联动船上的定位系统才能将船只的位置信息连同报警信息一同发送出去。
一旦船只的定位系统没有与GMDSS系统联动,或是船员仅携带了个人终端而没有为船只安装定位系统。
图片
许多船只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只有GPS个人终端
那么船员就只能在报警的同时,手动发送船只的定位坐标。不仅拖延求救效率,还会影响到报警成功率。一旦船员错发甚至未能成功发送坐标数据,就算成功发出警报,救援队也只能知道有船出事了,却因为不知道船在哪里而无法进行救援。
但北斗系统不一样,作为首个具备通信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拥有了这个“独门绝技”的北斗,可以在发送求援信息的同时直接发送船只定位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报警失败的风险。
这一点,早在北斗系统在国内刚铺开使用时就有所体现。当时许多渔民由于买不起昂贵的海事卫星电话,就干脆不装呼救设备,以至于在2000年初出海打渔成为了一项高危工作。
但随着具备通信能力的北斗系统在渔民中铺开使用后,许多渔船都具备了实时通信定位能力,让渔民得以及时了解到海域气候变化,发送救援信息,极大地改善了渔民们的工作环境。
图片
舰船用北斗定位系统
而且和已经停止建设的国际海事卫星与铱星系统不同,北斗系统仍然在继续发展完善,即将在近期开始第四代的低轨道星座建设。
一旦第四代北斗的低轨道星座建设完成,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不仅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还能够大幅增加通信流量,让整个GMDSS系统从只能传输文字信息,到可以满足视频通信。
图片
北斗短报文终端
届时,海上航行的船只不仅能够通过北斗系统的短报文功能发送求援信息,还能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救援队建立联系,在救援队的指导完成初步的自救工作。而救援队自身也能够通过视频更好地获知遇难船只的受灾情况,从而制定更完善的救援计划。
可以说,随着北斗系统的加入,整个GMDSS系统将变得愈加完善,既可以承担起更大规模的海事通信需求,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应对海难遇险时的救援效率。
而北斗系统也将在GMDSS系统的协助下,在各国民用船只中逐渐安装普及,一点点走出国门。并将在不远的未来凭借自身优异的定位性能与独特的通讯功能,成为新时代的卫星定位系统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