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 筑典范看青岛|城阳区:厚植“四区一园”,打开城区高品质生活新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为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提出,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城阳区委书记吕鹏表示,城阳区将高质量打造“四区一园”,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和人文生态幸福家园。

从发力路径来看,今日之城阳正以产业之力,引领市民生活的富足和城区能级的跃升。

撰文/胡佳敏

审校/张慧

城市主脉的大城愿景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生活里总是烙印着鲜明的发展成色、民生本色、幸福底色。其中,实体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尤为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在这份明确的实体经济发展“施工图”中,“制造强国”在六项重点工作中首先被“点名”,而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重在制造业。

中国第一辆“和谐号”、第一辆“复兴号”从这里驶出,世界首个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这里成功试跑。一直以来,城阳区都在制造业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步伐,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把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主攻方向,提升制造业的发展韧性。

“实体经济招商引资方面,城阳区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5个。狠抓招商体制机制优化,强化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拿出509万元重奖招商团队,向全社会释放重商亲商的强烈信号。”吕鹏在青岛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区(市)党委“书记擂台”中说道。

另外,在区两会上,城阳也明确提出,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2年要加快白沙河北岸、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等低效片区开发攻坚,新开工55个重点项目,“一个园区一个细分产业”,全面推进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未来,城阳将按照“五个一”机制,瞄准10条重点产业链方向,高水平规划建设11个专业园区,招引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支撑性、引领性的高科技、大规模、强核心竞争力项目,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城阳制造之强,不仅仅体现在项目的体量、规模之大,更体现在各企业“百花齐放”之势。

10月18日,青岛市2022年第八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城阳区本批拟入库企业数量达到242家,占全市总数比例达到23%,位列全市第一。至此,城阳区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1886家,占全市总数的26.6%,列各区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泰德股份、科捷智能、三柏硕的上市和国新健康、华铁股份、鹏博士从外地的迁入,青岛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格局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加上过会企业,城阳区A股上市、准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5家(境内上市),位居全市第一位。而在科捷智能、盘古智能、大牧人、豪江智能这4家过会待发企业中,也有两家位于城阳。

这样一份提气的成绩单,是城阳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让制造业成为城区最鲜明的底色。

当然,制造业发展,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使相同的增长速度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内涵。由此,“四区一园”的第二区便是围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创意引领区。

在城阳如今的创新版图上,全区正坚持以创新思路谋划先行示范,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创新金融三类要素快速集聚。

科技创新领域,城阳区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新政策分为5个部分共15条,重点围绕“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进一步提高科技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覆盖广度,全面提升城阳区对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文化创意方面,以城阳的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产业园定位“文创+科创”,重点引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高新科技研发等领域的企业,加强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带动区域广告产业升级。

创新金融板块,城阳区借力青岛市国家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东风,率先在科技金融领域实现突破。

今后五年,城阳将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青岛国家高新区排名重回全国前十,高企、“专精特新”和上市公司数量实现“三个翻番”,分别达到2500家、1800家、30家以上

“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产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将在城阳不断展现。

内外联动

看城阳如何“变脸”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主题,开放为必由之路。

城阳地理位置、营商环境优越,备受日韩友人青睐。从1989年引进山东省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到目前全区拥有日韩企业近2000家,涉及食品加工、电子制造、化学化工等多个领域,400余家韩国料理店在城阳蓬勃发展,近4万名日韩友人在此安居乐业。截至2022年6月,城阳区累计批准韩资项目5000余个,合同外资达70多亿美元。

在这份以“开放”为关键词的成绩单背后,体现的是城阳已将开放转化为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成为撑起全区角逐高水平发展的中流砥柱,而加快建设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更成为助推其开放发展的重要依仗。

具体来看,建设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意味着城阳将持续放大对日韩开放合作优势,打造中日韩人才、科技、投资、贸易、数字交易交流合作平台,辐射带动沿黄流域城市深化对日韩合作。而这也将为城阳打造国际合作中心区、国际人才聚居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为此,吕鹏表示,城阳区将持续塑强对日韩开放优势,将邀请日韩头部企业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招商、运营,“原汁原味”打造韩国K茂和日本樱海科创园等项目,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外,城阳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和连接点,在内联外通的交通枢纽作用持续放大的同时,也将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阳互动耦合,围绕扩大内需,让建设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的速度不断加快,释放消费的最大化效应。

如今的城阳,拥有丽达商圈、宝龙商圈、东方城商圈等6大商圈;鲁邦水悦城音乐吧特色街区、利群万象汇时尚shopping街区等9大消费集聚区;9条网红街、25家网红店,今年以来吸引游客250余万人,5000平方米以上直播电商基地5个,通过直播电商进行销售的企业超过650家。

2021年,城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8%,位居全市第一。

以“全龄友好城市”

笃定与构建生活共鸣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全面回应各年龄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积极促进代际和谐,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生活环境,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这既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更是“人民城市”的本质要求。

而全龄友好城市的本质,即不分年龄、人人共享、代际和谐、包容发展的城市形态。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更是城阳加快建设人文生态幸福家园的题中应有之义。

基于此,吕鹏表示,将邀请顶尖团队,高标准建设环湾廊道、河流美化等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打造公园城市样板;持续引入优质教育、高端医疗资源,利用5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以上,引建三级医院6家以上,打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全龄友好城市。

今年以来,城阳区坚持以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干不断做出努力。

教育发展方面,今年城阳区成功晋升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通过优化提升智慧学习环境、开展人工智能竞赛、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大途径,不断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先后创建VR教室2个,3D智能教室9个,同步课堂30余个,更新教学用计算机6300余台,智慧黑板近900余套,通过不断提高信息化设备水平,保障智慧教育顺利开展。

医疗建设方面,正在规划建设的多个医疗机构都有了新进展。其中,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计划2023年建成,建成后将承担青岛及周边区域传染病防控及临床救治工作;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将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一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拟设置床位1000张,总投资约24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医院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

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城阳区生活垃圾中转站等9个市级建设项目、已有7个开工建设,城市的发展韧性得到有力提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力推进中车大道、青兰高速改扩建等4个市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地铁9号、15号线等6个市级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3个,加快构建“立体综合、内畅外达”的大交通体系。

公园城市建设方面,重点推进37个市级项目建设。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公园城市建设规划,预计8月份完成规划方案编制。目前,靖城路林荫廊道、白云山等34个项目已开工,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全方位打造公园城市样板区。

从创造城市美丽到创造生活美好的设想上,从城市视角与人群温度生活的视角中,城阳以“全龄友好城市”,重新笃定与构建生活的共鸣。

重任在肩,使命必达。从开放中走来的城阳,正以实干为奋进坐标,驶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