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末轮,喀麦隆凭借阿布巴卡尔的绝杀球小胜巴西队,而同样神勇的门将埃帕西更是做出7次成功扑救,受到各界的赞扬。此刻,主力门将奥纳纳早已离开位于多哈的喀麦隆队驻地,但有关他的争议,仍然在持续发酵。
“我对任何决定负责,我对此已经完全做好准备。我要求球员必须按照我的旨意行事,仅仅在几天内,我们就要迎来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安德烈(奥纳纳)因为纪律原因遭到除名,在队内,你希望每个人都能遵守规则,我奉行团队高于个人,我觉得,这是必须做出的决定”,在3-3战平之后塞尔维亚之后,喀麦隆主帅里戈贝尔·宋直面争议,向媒体公开解释开出主力门将安德烈·奥纳纳的理由。在这场将帅失和的争议背后,其实隐含着“传统门将”和“现代门将”的风格之争。
将帅失和背后的风格之争
现年24岁的奥纳纳,由萨穆埃尔·埃托奥(现任喀麦隆足协主席)青训营一手培养。13岁那一年,奥纳纳在一项锦标赛中被巴塞罗那球探发掘,并顺利进入拉玛西亚接受进一步的深造。
在喀麦隆足球的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伟大的门将,比如有雅各·松戈奥(超级拉科时期的主力门将)、卡洛斯·卡梅尼(悉尼奥运会冠军的主力门将)、约瑟夫·安东尼-贝尔(20世纪非洲最佳门将)、阿利乌姆·布卡尔(两届非洲杯冠军功勋门将)以及托马斯·恩科诺(布冯的偶像)。
可作为一名由巴萨培养的“现代门将”,奥纳纳的风格与前辈们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不喜欢循规蹈矩地守在小禁区内,而是习惯于引球出击、脚下控球,把自己视为球队进攻的发起点之一。
正是由于这样的风格特点,他才被荷兰名宿、阿贾克斯CEO范德萨看中,成为“后西莱森时代”的功勋主力。而随着他在阿贾克斯声名鹊起,奥纳纳才逐渐超越法布里斯·翁多阿和老将卡梅尼,晋升为“非洲雄狮”的一号国门。
可是,由里戈贝尔·宋所统领的这支喀麦隆队,并不讲究传控和层层递进式的进攻,尤其在小组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主教练对门将的要求肯定是以稳为主,而不是冒着风险冲出禁区,像外场球员那样去控球和解围。因为一旦出现失误,球队极有可能要面临灭顶之灾。
由于风格理念存在冲突,奥纳纳与主教练里戈贝尔·宋产生矛盾,即使是足协主席埃托奥参与调停,将帅之间依旧势同水火。从球队的整体利益考虑,里戈贝尔·宋只能“挥泪斩马谡”,将奥纳纳除名,并扶正原二号门将德维·埃帕西。
在这场与塞尔维亚的关键对决中,临危受命的埃帕西一共做出2次成功扑救,而作为一名“传统门将”,他的活动区域基本集中在禁区内,其触球数(48:61)和传球数(35:53),也与首轮登场的奥纳纳相去甚远。
门将风格的发展演变
确切地说,门将位置开始出现“传统”和“现代”的分化,始自上世纪70年代由米歇尔斯所统领的那支荷兰队。在“全攻全守”理念的鼓励下,身穿8号球衣的主力门将扬·容勒德,经常在本队处于全面压上的态势时,主动冲出禁区参与控球,并通过精准的中长传都策动进攻。
到了90年代,这种风格又经过“疯子”伊基塔继承和发扬,对世界足坛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雷内(指伊基塔)与众不同,在我的战术体系内,他的职责等同于清道夫,相当于我同时拥有11名外场球员……1974年世界杯上的扬·容勒德,踢得也是清道夫,他经常会在禁区外控球,但雷内比他做得更多”,时任哥伦比亚主帅弗朗西斯科·马图拉纳曾如此评价伊基塔的战术价值。
与伊基塔同时代的“花蝴蝶”坎波斯,也同样对门将位置的延展和改造,起到了非同寻常的助推作用。这位身高只有1米73的墨西哥门将,具备极强的脚下技术和得分能力。职业生涯的首个赛季,他因为主力门将阿道弗·里奥斯过于强势,向主教练自荐改打前锋,并以14粒进球荣膺最佳射手。
在正式出任门将之后,坎波斯激进冒险的球风与他身上的“花球衣”一样亮眼。在比赛中,他经常会弃门出击,并凭借精湛的盘带技术连过数人。最夸张的时候,他甚至会带球跑到对方半场来发动进攻。
相比之下,另一位“狂人门将”奇拉维特,并不具备很强的“清道夫”属性,但他的脚法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一名定位球专家,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一共打进67球,效力萨斯菲尔德期间,他还完成过“点球戴帽”的壮举。而在很多年之后,来自巴西的罗热里奥·塞尼又以131粒进球创造了门将进球的新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式门将的开宗立派都由拉丁美洲人发起,直到2014年世界杯,欧洲人才主导掀起一股“门卫风尚”,并正式确立了“现代门将”和“传统门将”在技术风格上的分野。这其中,德国门神诺伊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撰文/周佳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