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收治患者近6200人!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D19舱关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陈辉 
通讯员 张靓雯 宋莉萍
34天,366名队员,300余名志愿者,6195位患者,众志成城,携手抗疫……12月12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管的琶洲方舱医院D19舱正式关舱。
据悉,自11月9日组建医疗队接管D19舱以来,该院先后派出366人参加方舱各项工作,34天累计收治患者6195人,平均住院日8天。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的仅9个月。
图片
医疗队员合力缓缓关上舱门
针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拟定三种协定方
医疗队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定“防重症、防死亡、防意外、防火、防集体事件”的工作指导目标,成功实现零重症、零死亡,打造“放心”方舱。
以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为代表的中医专家团队,结合支援多地抗疫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目前广东省的气候、季节和人群的特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为指导,作为牵头单位制定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中医方案,针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体质特征,拟定三种协定方,其中儿童采用健儿解毒方,成人采用加减银翘散,老年人采用扶正解毒方,形成新冠无症状与轻症患者中药全覆盖的“三方分层分阶段”治疗体系,实现中医药救治的同质化、个性化、规范化和便民化。
方舱开设期间,共发放中药5.1万剂,实现中医药治疗人群全覆盖,中药使用率超过98%,显著缓解不同人群咳嗽、咽痛、发烧、肌肉酸痛、便秘、胃口差、失眠等症状,有效阻断病情进展,促进核酸转阴。
中医特色疗法与中药内治成最佳搭档
中医特色疗法与中药内治组合成最佳搭档,全方位为患者保驾护航。
例行查房中,医疗队队员、二沙岛医院急诊科陶兰亭医生发现患者潘女士脸色苍白,神色痛苦。仔细询问后,陶兰亭考虑患者是由于妇科疾病导致的崩漏,需专科介入治疗。随即,医疗队组织妇科专家进行会诊,并调配相关药物,同时联系转院事宜。
由于转院需要时间,陶兰亭先使用针刺治疗。经过针刺血海、隐白、断红穴活血止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扶正,调补后天脾胃,潘女士顿时觉得下针处酸麻胀痛。过了20分钟,潘女士腹部隐痛大有缓解。一连三天,陶兰亭一上班就为潘女士进行针灸治疗。第三天,潘女士自诉已恢复正常,头晕症状也没有了。
图片
为提高患者抵抗力,医疗队还指导患者开展八段锦、经络拍打操、呼吸操等养生功法。针对新冠患者的咽痛、咳嗽、胸闷、发热、眠差等症状,护理队员们运用了耳穴压豆、皮内针、腕踝针、穴位按摩、经络拍打等中医疗法,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此外,为了改善队员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医疗队成立中医馆,为有需要的队员提供火龙罐、针灸、正骨手法、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和专科诊疗服务。
为协助医疗队更顺畅地开展工作,300多名经评估身体条件许可的志愿者,先后在D19舱“上岗”。他们身穿红马甲,臂带红袖章,这抹活力的红色与医疗队所穿防护服的白色成为方舱内最有力量的两种颜色。
志愿者队伍大队长索先生是第一个报名,也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虽然他的核酸结果早已转阴,但他仍坚持留在方舱,和医疗队一起奋战到最后。“你们一直全心全意地照顾我们,尽力满足我们的需求,我特别感动!所以我想和你们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送更多患者出舱!”索先生说。
“是不是转阴了就能当志愿者了?”一进舱连行李都没收拾,就要报名成为志愿者的胡叔叔问。“叔叔,您转阴就要出舱了。”医护人员解释。“啊!那怎么办?我当不了志愿者了吗?我在坐车来的路上就想好了要做志愿者的!”叔叔显然着急了。“您现在报名就可以成为志愿者了呀!”大家都被叔叔的热情和执着感染了,周围不少人听后也纷纷咨询如何成为志愿者。他们为这个寒冬增添了温暖的注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医院提供
责编 | 张华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