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份来自黔南烟草的亮眼成绩

 1月18日,记者从黔南州烟草商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去年我州烟叶生产成绩不俗,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精准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工商合作进一步稳固,烟叶生产实现触底回升。

贵定新巴生态烟种植区 李庆红 摄

全州建成15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区,落实万担乡6个、千亩村31个,百亩以上相对连片率91%。落实烟农2497户,同比增加476户,增幅全省第一。完成基础设施项目1695项,投入建设资金1844万元,分别增长52%、21%,竣工验收水源性工程1个,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推进营养平衡、绿色生产和采烤提质,有效克服前期不利天气和后期疫情反复带来的影响,产量质量始终保持稳定,实现丰年灾年一个样。全年收购烟叶17.47万担,上等烟比例77.65%,全省第一,在行业工商、农商交接检查等级合格率分别为71.2%、83.07%,均列全省第一。烟叶产值2.86亿元,同比提升0.49亿元,户均收入13.71万元(含补贴),精准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黔南生态烟标准化种植 李庆红 摄

绿色生产实现全覆盖,烤烟产业成为黔南山地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样本。新能源烤房投烤占比34%,专业化植保占比89%。新增行业级产业综合体1个,综合体内亩均综合产出达8157元。烟农多元产业增收578万元,同比增长50%。黔南烟草成为烟叶数智化管理全省唯一试点先行单位,顺利完成全国统一烟叶经营管理平台建设,3个标准化站点达到行业验收标准,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

全年调拨定制化烟叶2.18万担,增幅31.3%,合作工业从1家增加到3家,定制项目从2项拓宽到4项。原料基地化供应增加到8万担,同比增加60%,工商合作进一步稳固。

生物防治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李庆红 摄

这份亮眼成绩,离不开行业科技创新的加持。去年,黔南烟草共开展各类研发项目19个,实施子课题68个,批复实施创新类活动52个,授权专利20项,获省烟草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质量管理活动三等奖2项,组织申报科技项目32个,批复立项15个,是牵头项目获批数量最多的市州公司之一,立项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黔南定制化烟叶开发已初见成效。与贵州中烟、湖南中烟等合作开展的“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开发”、“特色生态烟叶开发”等定制化项目有序推进;大力推进“黔南优质雪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项目,顺利完成雪茄烟生态适应性评价和现场鉴评,为黔南雪茄烟生产由试验区迈入潜力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物质燃料的使用,推动烤房设施设备转型升级  李庆红 摄

黔南州烟草专卖局党委书记、局长、经理蒋光华表示,今年黔南烟草将聚焦抓质量优布局,严格按照省烟草局“完成任务是能力,守住红线是纪律规矩”的要求,从五个方面发力,推动烟叶生产再创新局面。一要稳产保供夯基础。建成2个5万担县,8个万担乡,41个千亩村,落实烟农2800户以上。基本烟田保护区种烟比例保持在90%以上,新、改建新能源烤房1179间,实现新能源投烤比例达50%以上,完工验收水源性工程1个;二要精准管控提质量。抓实品种管控、绿色生产、精准收购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烟叶供给水平。打造高标准示范点23个8000亩,农残超限检出率控制在3.5%以内,等级合格率70%以上,等级纯度90%以上,复检损失率0.5%以内;三要聚焦重点破难题。全面落实营养平衡,有效降低烟碱含量,提高技术到位率,持续推动烟叶采烤提质。培育烟农烘烤师600人以上,采烤损失降低到7%以内,上部叶烟碱控制在3.8%以内;四要转型升级促发展。新建产业综合体2个,完善提升2个,探索“烟叶+N”复合产业带6000亩以上,重点环节专业化服务85%以上,亩均用工降低到17个以内,通过国家局标准化烟叶站点创建验收3个;五要需求牵引拓市场。立足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和山地生态烟叶开发,加快推动定制化生产,用好东西部协作等政策红利,以湖南中烟、广东中烟为突破口,尽最大努力争取工业订单。

作者:吴珊 黔南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雪红

来源:黔南日报社融媒体采访中心

编辑:吴晓

统筹:刘衡

编审:周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