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面人儿?快看天津面塑大师王玓的作品简直叹为观止

面塑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她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是我们追求美好的一种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津派面塑第三代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王玓,并共同欣赏她的面塑作品。

人物介绍|PROFILE

王玓,津派面塑第三代传承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证书;2001年在中华民间文艺博览会上获得《津门新三绝》称号;2007年获得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选自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文章

“王玓面塑精致、诗意、技艺超凡,大国工匠的精神蕴藏在她的小小的面塑世界中,简朴、自然、从容、淡定,眼前的艺术家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人物传达的是东方的唯美和婉约,自成高格、别具风采”。

“1

面塑起源   刘墉传说

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出现了面塑,当时最早是在北方发展起来的,因为北方人是喜欢吃面食的,在农村的妇女,她们很勤劳,也很聪慧。然后她们在做面食的时候,就自己做出很多花样,自己设计,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龙、凤、石榴、花朵,也有做一些人物的,还有做一些飞禽走兽什么的,都是各种自己喜欢的形象。

图 | 《春日放鸢》(创作于2015年)

慢慢地,每到各种节日,还有大小的庆典,比如孩子满月、老人做寿、婚丧嫁娶这些活动,她就做很多不同的图案的面食,互相馈赠,结果有了评比,有了竞争,就有发展。

当时做完了面塑还是吃掉,但是到了几百年前,面塑艺术就慢慢地从食品当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了一个体系,有人就开始专门做这门艺术,然后又带着这些艺术走出家乡,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就背着一小箱子,然后在北京的天桥、上海的老城隍庙、济南的大明湖,就是这些特别著名的景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另外,到了北京,不断受着文人艺术的影响,它的造型、它的技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的细腻,更加的清秀。从街头的儿童玩具到了案头陈设的工艺品,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图 | 《梦》(创作于2005年)

当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也非常典型的故事。就是说刘墉当时在北京做官,他的厨房里从山东老家来了一个厨师,他发现这厨师会用面团做人物。这时候乾隆皇帝他做寿的日子到了,刘墉他就想到厨师了,拿了一张八仙图,说你按照这个图替我做一套面人,我要派一个大用场,厨师就非常用心地做了一套八仙人,然后又做了一个寿星,一共九尊人物。乾隆皇帝特别喜欢,要重赏这位厨师。结果,这些大臣、皇亲国戚就开始订货。刘墉就跟厨师说,你以后别在我厨房里做了,你自己开一个门店,一边做,一边教一些徒弟,你去专门做这个。这也描绘出当年面塑的辉煌。

图 | 《风华国乐》(创作于2018年)

是清代或者是民国,天津面塑最有名的代表性人物叫“百本张”,他做面人,同时他还抄戏剧的剧本。他做那种比较精细的,能够作为工艺品摆在案头的那种面塑。

图 | 《千手观音》(创作于2016年)

“2

难忘1988年个人展

我是从很早就开始喜欢人物的造型,但是那时候还没接触面塑。我那时候是用画笔画人物,就喜欢画画,各种形象的人物,后来我就发现还有人用面在做人物,还有人用泥在捏人物。泥人张,那时候在辽宁路有工作室,在辽宁路大玻璃窗里总摆着好多的泥人,特别感兴趣,特别喜欢,就站在那玻璃窗外边看,看了好久了,每次走到那我都要看,凡是人物造型我都喜欢。

图 | 《鹊桥相会》(创作于2008年)

我想我自己应该也会做吧,后来老师给了我一个简单的配方,我自己就赶快把材料收集齐了,就开始做一下,就捏出来了。自己特别高兴,就想我还能用面做出人物。那时候就觉得特别喜欢这个面的这种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其实跟你画的不一样。是那种人物很红透的层次感,质感很强的一种表现手法。

图 | 《夏夜》(创作于2005年)

也做了很多的面塑作品了,但是总觉得没跟老师正式地学过,做出的作品一定是不正宗的、不规范的,我很想找一个老师正统地学一下,后来在电视里边看《新闻联播》,就说有展览,连夜坐火车跑到那去,人家就正在撤展,或者已经结束了,每次都没赶上。

后来又有一次,北京饭店有一个店庆100周年,好像是有民间艺术展览和现场制作,因为我当时知道有一个人,他叫彭小平,我想肯定有他的,因为我最初看到做的比较好的就是他的作品,自己又坐了火车赶去了,到了真的(遇到了),东西在那,人也在哪儿。我就在那看看,完了之后我就跟他说,我也是做这个的,我想拜你为师向你学习,他当时就拒绝我了,他说那是不可能的,他说我最初也没有老师教过我,他说你看我现在不是也成功了吗?我听了他这句话,我就不再是到处去寻寻觅觅,自己就开始摸索了,这事就有信心了。

图 | 《牧羊曲》(创作于2003年)

我们就都加入天津美术家协会,然后他们就介绍我认识冯骥才,当时冯骥才就跟我说你这做得已经很好了,不知道我们天津还有这样的人才,然后他就跟我说你应该办一个个人展。

结果他就跟天津艺术博物馆联系,在解放路77号,这次让我去在那办展览。88年8月份,展的那天同时还有一个展览,方纪,当时是(天津市)文联主席,他办一个书画展。他特别有影响力,所有的天津市的各界名流都来了,全是名人,看他那展览同时就把我那展览也看了。

他们后来就说咱们开一个座谈会,给了特别高的评价,一致的好评,当时我都没想到,我当时特别忐忑的那种心情就放下了。

图 | 《荷塘细雨》(局部)(创作于2015年)

图 | 《绿度母》(创作于2020年)

“3

 津门“新三绝”   诠释完美

现在和平大悦城(原津汇广场)就是我们家拆迁的那个地方,我在长沙路小学,后来我就到北京去上学了。在北京上学上了好多年,上到初中,那时候又想家,我妈妈在这边联系的学校,就搬回来了,继续念书。也还是一边上学一边画,那时候就画黑板报。我在三十四中学,河北路和营口道交口再往那边一点,曹锟的房子,高中上到高二,就“文化大革命”了,就没再开课。后来就插队去了,到河北省衡水。

图 | 《希望之星》(创作于2020年)

他们做面花。中国面塑其实最早从那发展起来的,过了几年之后就开始大返城了,回到天津市了,那时候等街道分配,还没分配的时候,(天津)医科大学就通过别人知道我画画什么的都弄得挺好的。当时他们说我们现在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一辈退休了,年轻人不喜欢,对这不感兴趣,说我们正好缺这么一个人,也是辗转几次,74年1月份就进了医科大学里了,做绘图和模型。

图 | 《炎热的夏天》(创作于2002年)

后来因为电化教学发展起来了,模型和绘图基本上没什么用了,我自己就做这个面人。我们有外事处,我就经常把作品送到他们那去,他们把这个作品送给外国朋友,一个是他们对这个感兴趣,另外也很有意义,是我们本院职工做的,所以那时候就开始做这个工作。

2000年以后,又评了新“三绝”——面塑、蜡像和微缩景观。我们跟泥人张,风筝魏,还有杨柳青年画不一样,他们是家传的,我们这是师传的。我现在是第三代传人,我的师父他是做建筑模型,然后在里边做面人,那是算第二代,他还有师父是第一代。

图 | 《高原的风》(创作于2018年)

我在八几年收了最早的一个徒弟,正式拜师的就是一个张亚杰,他现在做的挺不错的,另外他在理论方面研究得挺透彻的,他是第四代传人,就是津派面塑。但是报国家级项目的时候,天津的非遗保护中心,还有天津文旅局,他们就给改成“天津面塑”。现在是国家级项目的是天津面塑。

图 | 《齐天大圣》(创作于2016年)

现在做起来我觉得为什么做的作品少了呢?主要是过去我想到,马上就把它做出来,现在我就觉得总是不满意,做一个不满意,然后反复地在做。要求越来越高了,做出来一个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做出自己的风格来。

图 | 《红梅报春》(创作于2021年)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王玓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