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淘宝”每年豪掷5亿美元做游戏成笑话,如今靠代理MMO翻身?

大家好,我是X博士。

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在互联网行业,转型翻车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就比如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在游戏圈发展至今,留下的更多都是反面教材和业界笑话。

虽说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但再为所欲为也不能无视玩家诉求,不然就只能收获重金砸出来的游戏大作上线后爆死凉凉的苦果。

不过亚马逊近期倒是把重心放在了代理发行上面,一口气拿下了多款重量级产品的发行权。这或许也是亚马逊痛定思痛后找到的新的出路?那么今天就让X博士与大家一起聊聊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吧。

划重点一:用电商思维来做游戏?成绩惨淡高层提桶跑路

虽然说亚马逊在电商领域一直稳坐头把交椅,但在游戏领域,却屡遭败仗。

2016年亚马逊游戏工作室一口气公布了三款自研游戏开发计划,然而《突围(Breakaway)》直接在开发阶段宣告制作终止,胎死腹中;《熔炉(Crucible)》上线后人气惨淡,带着IGN 4分的成绩单苟活了5个月还是迎来了停服的结局。

《熔炉》在IGN仅获4分

而唯一的希望《新世界(New World)》终于看到了翻身的苗头,游戏上线初期爆火,Steam在线人数峰值超过90万人,超过《CS:GO》成为Steam在线人数最多的游戏,甚至一度成为“排队游戏”,玩家每天都要熬过漫长的排队时间才能进入游戏。

《新世界》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91.3万

但首发的良好势头并没能持续多久,仅一个月《新世界》玩家流失就超过60%,甚至官方也宣布要进行合服。

同时,游戏也因为外挂泛滥、BUG频出、游戏后期内容单调等原因收获许多差评。甚至玩家举报外挂都会收到官方回复“我们不会再回复有关该问题的邮件”……

当然,在中国玩家这边,《新世界》还有一项最无法理解的限制——“为了游戏环境,游戏不考虑推出中文版”(官方回复原文)。

言下之意,是暗讽中国玩家的游戏素质,不少与《新世界》相关的国外报道,更是直言不开放中文是因为中国玩家喜欢开挂,还举了《绝地求生》与《逃离塔科夫》等游戏为例。

外国玩家对中国玩家的印象就是开挂能手

但实际上,《新世界》即便是没有中国玩家,还是涌现出了大量恶意刷bug、使用外挂和刷金脚本的人,在steam评论区,关于外挂的讨论此起彼伏。

不管怎么说,亚马逊这一手明言放弃中国游戏市场的自大,让不少中国玩家“路转黑”。

什么年代了,还在“八国语言无中文”

事实上,不论是《熔炉》还是《新世界》都充分暴露了亚马逊的傲慢与自大。一方面,公司领导层似乎认为只要重金豪掷,就能砸出好作品;但另一方面,任何一款项目的开发和运营都还沿用着作为电商巨头老套且外行的思路,丝毫不接游戏业的地气。

不仅如此,项目组内部产能受公司制度桎梏,无法行之有效地优化产品的不足之处;运营团队也不能放下姿态认真聆听玩家诉求,对于游戏BUG、外挂这些显然会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些都只会让玩家感到失望,从而流失。

《新世界》Steam评价褒贬不一,后劲乏力

另外,虽然亚马逊每年都豪掷5亿美元来运营游戏部门,但在团队配置上却不够重视。委任的游戏工作室负责人麦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之前从未有过任何游戏产品开发经验,开发人手也常常是紧缺状态。

亚马逊游戏工作室负责人麦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

此外,在游戏引擎选择上,亚马逊放弃了已经成熟的Unity等技术,反而要求员工使用自家打造的游戏处理引擎Lumberyard,试图连接AWS为未来更多自研游戏铺平道路,但这个开发工具被内部员工颇为诟病。

公司氛围也对前来施展抱负的游戏人才给予了沉痛打击。由于亚马逊是电商起家,公司项目以数据为驱动,在推动项目获批时,员工通常需要提供数据化、冗长的说明文件。但这点在游戏业务上所能呈现的问题极其片面,且会忽视玩家的游玩体验。

换言之,项目组高层很难真切聆听到玩家的意见。

在《新世界》上线初期,亚马逊新任CEO Jassy接受采访时意气风发地表示:“游戏,将最终成为亚马逊最大的娱乐业务。”

但他显然还是不太明白,游戏,不是做出来有人玩,开发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新世界》一度为亚马逊打开成功的大门,但亚马逊还是选择把这扇门关上

如今,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再无新作消息对外,不知是在秘密研发新的翻身作品,还是痛定思痛进行调整。

我们只知道,前索尼在线娱乐(Sony Online Entertainment)的总裁、参与了《无尽的任务》和《星球大战 星系》等热门游戏的开发、现圣地亚哥工作室负责人约翰·史沫特莱(John Smedley)也要离开亚马逊了。

亚马逊游戏圣地亚哥工作室负责人约翰·史沫特莱(John Smedley)

而他的老板,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麦克·弗拉奇尼(Mike Frazzini),早在去年就卸任跑路了……

划重点二:自研不成转代理,财大气粗拿下多款大作发行权

在自研产品上屡战屡败的亚马逊也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凭借着雄厚的资金优势,亚马逊将游戏业务的重心转移到了发行上,一举拿下了《失落的方舟(Lost Ark)》、《蓝色协议(Blue Protocol)》、《王权与自由(Throne and Liberty)》等多款备受关注的大作发行权。

《失落的方舟》对于关注MMORPG端游的玩家来说一定不陌生,这款由《穿越火线》的开发商——SmileGate研发的作品背景设定在中世纪欧洲,游戏职业自由度高、战斗体系多样、剧情宏大、加上沉浸感十足的生活系统和成长系统,使之收获韩服与欧美地区玩家的一致好评。

SmileGate的中世纪MMORPG《失落的方舟》

《蓝色协议》则是万代南梦宫(Bandai Namco)呕心沥血研制的动漫风MMORPG,凭借着极其过硬的画风技术和动漫沉浸感,在此前测试阶段持续引爆MMO圈子的话题,吸引了不少动漫受众。

这样的跨圈层影响力,可以说至今在游戏业也是少有的。

万代南梦宫的动漫风MMORPG《蓝色协议》

而《王权与自由》则是NCSoft开发的MMORPG新作,游戏几乎涵盖了MMORPG能有的一切模式。战斗为暗黑式的俯视角战斗,场景可破坏利用程度高。

攻城战场面宏大,战斗中技能特效华丽,配合视角的切换看上去十分带感。

游戏曝出的宣传片展示了动态的天气系统、昼夜系统、繁华的城市、可破坏程度极高的场景、精彩的战斗,都令玩家耳目一新。

NCSoft的MMORPG新作《王权与自由》

尤其NCSoft首席开发管理官Moonyoung Choi在一份声明中称:“从在全球范围发行大型在线服务游戏的角度来说,亚马逊游戏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在游戏运营、本地化、市场营销和社区支持等方面都拥有成熟的专业知识。”这让我们看到了业内对于亚马逊的欧美市场发行能力还是较为认可的。

拿下这三款实力大作,对亚马逊来说是希望满满,尤其《失落的方舟》目前表现也证实了产品的持续生命力与亚马逊选择的正确性,首战告捷让亚马逊有了更多底气在代理发行上继续推进,也积累到了与真正贴近玩家需求来制作与管理游戏的丰富经验。

《失落的方舟》在线人数虽有波动,但亦能保持稳定在20万左右

事实上,日韩网游在欧美地区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地域文化的差异、玩家的喜好程度都各有不同,很多在亚洲地区备受欢迎的作品拿到欧美地区就反响平平。能够精准地选中像《失落的方舟》这样的成功案例,相信亚马逊游戏工作室也做了不少功课,当然也有一丝运气的加持。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开门红也是为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不至于让这个世界首富麾下的游戏工作室落得个凄惨结局。

此前,亚马逊还宣布了与开发商水晶动力(Crystal Dynamics)的新协议,将代理发行《古墓丽影》新作,并斥资6亿拿下《古墓丽影》的改编权,誓要打造“古墓丽影宇宙”。

《古墓丽影》新作将由亚马逊发行

不过由于亚马逊目前在欧美地区发行较为成功的作品多为MMORPG,因此《古墓丽影》系列的忠实用户并不看好这次合作,并为亚马逊贴上了“只会捣鼓MMO”的标签。

另外,不管是自研还是代理,亚马逊持续忽视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以及对游戏产品的宣传基本上为零的这两点问题,都丝毫没有改变。

不管他是否能成功翻身,至少在中国玩家的心中,这样的公司好感度已经为零了吧。

课后总结:

当然,我们不能凭借自研产品的失败与代理产品发行的成功,就认定亚马逊在发行端就更具优势和前景,大公司的“公司病”是依旧存在的。

时间才是检验这一切的唯一标准,至于亚马逊游戏工作室的未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