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大能量!她能撬动致富大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

昌吉市利用地缘优势

结合本地种植特色

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不断调优产业结构

探索出了一条

“大棚育苗经济”的路子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使大棚育苗产业

成为助推乡村振兴

实现农民增收新引擎

 余猛是宁边路街道北门村的大棚种植户,这几天正在大棚里忙着进行育苗、管护等工作。2014年他刚开始从事育苗时只有4个大棚,育苗都是“单兵作战”,自行找销路,增收不明显。自从加入合作社后,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科学管理,培育了大量优质的瓜菜苗,扩大了种植规模,实现了增效增收。

宁边路街道北门村种植户 余猛:

“现在通过合作社,销路更宽了,收入也更高了,今年我的15个温室大棚,培育蔬菜、瓜果等各种品种的菜苗3万多盘,大约370余万株,现正开始点种工作,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明年我还想继续扩大规模,多培育好苗。”

 余猛加入的合作社正是北门村东上庄西域种苗合作社,也是我市规模较大的专业化育苗合作社之一,该合作社自2012年成立后,立足本地农业生产特色,推动育苗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种苗“订单培育”,通过“合作社+专业种植户+订单保底”的发展模式,鼓励能人大户牵头发展育苗产业,引导农民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也让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北门村东上庄西域种苗合作社负责人 石军:

“合作社负责市场销售,并提供种子等生产资料,还有技术指导,菜农只管抓生产。目前我村共有160座大棚、120亩地,培育番茄、黄瓜、辣椒、西瓜、甜瓜等各种菜苗,共有20多种种苗产品,约4000万株,销往中粮集团、兵团农场,还有昌吉周边农户,今年的订单量相比去年增加了20%,2022年我们种植收入达到了130多万,今年预计收入可达到160余万元。”

眼下

在滨湖镇滨湖村的温室大棚内

育苗正当时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

种植大户许有武和村民

一起忙着拌料 装盘 点种 码垛

……

育苗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许有武有着20年的

大棚蔬菜育苗经验

通过多年的摸索

他培育的菜苗成活率不断上升

滨湖镇滨湖村种植户 许有武:

“我现在有5个大棚,占地5亩,主要育番茄苗,每年4月底苗子出圃销售后,紧接着育秋延晚的蔬菜。因为从事番茄育苗工作时间长,顾客都认可我,都是顾客提前下的订单,不愁销路,仅番茄育苗这一项两个月能挣4万余元。”

蔬菜苗畅销了

随之农活也多了起来

每年都会有20余名村民

长期或临时在许有武家的大棚

从事育苗 管护 销售等工作

带动了村民增收

滨湖镇滨湖村村民 吴霞:

“每年到育苗时间,我就来这儿做工,计件算钱,每天少则能挣120元,多则能挣150元,这里务工不仅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还可以学到育苗、蔬菜管理技术。”

目前

滨湖镇有温室大棚285个

种植户90户

主要从事春季育苗

和秋延晚蔬菜种植

通过错时复种

育苗不仅供应昌吉市周边乡镇

还远销五家渠 乌鲁木齐等地

 截止今年2月底,昌吉市已落实各类育苗棚826座、面积达988亩。其中,加工番茄育苗订单大棚770座、面积920亩,约3亿株,可满足昌吉市及周边团场的10万亩地加工番茄种植用苗,预计产值在2500万元以上;蔬菜、西瓜等各类育苗大棚56座、面积68亩,约1120万株,可满足昌吉市6000亩的露地蔬菜等园艺作物栽培用苗,预计实现产值 220万元以上。如今,大棚育苗产业已成为农户们增收的“聚宝盆”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市园艺工作站站长 高峰:

“春季温室育苗工作是昌吉市做好春耕备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对昌吉市加工番茄、蔬菜、西甜瓜等产业发展和保供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加工番茄育苗目前在昌吉市已形成一项产业。通过育苗产业,使农民获得日光温室全年的高产值、高效益,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力'。”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曦 吕振江 通讯员 赵倩 王阗)

在希望的田野

绘就融合发展的好“丰”景

并把这些好“丰”景

转化为更多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