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加快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3月21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品质民生看淄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会上发布了2023年全市体育工作相关情况。

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体育法》正式施行的第一年,是淄博奋力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起势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淄博将聚焦“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按照省体育局“守正创新、全面求强”的要求,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各项工作赶超突破、争先进位,加快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坚持政治领航,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青年学思行”活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夯实“人才强体”工程根基。要积极探索党建与体育工作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紧抓“体坛先锋”党建品牌体系建设不动摇,围绕政治铸魂、思想聚力、固本强基、廉洁正气、人才强体、文明创建,争创模范政治机关,为体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聚焦“清廉体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规则、“人财物”管理制度,强化“第一种形态”运用,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做到作风严、教育严、监督严、执纪问责严。

坚持为民情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体育公园和步道体系建设,拓展群众身边的高品质健身空间;加强新建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的管理维护、开放运营;督促新建小区落实室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3平方米、室内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1平方米政策;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加快公共体育场馆绿色低碳转型。举办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办好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赛,全年开展群体活动1500场次以上。指导区县加强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设;加大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力度,年内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人以上。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六进”活动,拓展线下与线上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让群众“会健身”、“健好身”。

坚持拼搏精神,高质量推进训练备战。加强杭州亚运会淄博籍运动员服务保障,争取更多运动员亚运赛场为国争光。持续推进26届省运会周期选材组队工作。组织参加2023年度省锦标赛和冠军赛,以赛促训,检验组队质量,提升备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市体校新校建设,年内投入使用。加强市体校规范化管理,重视和保障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严格备战过程管理,注重科技助力,为打造全国知名的规范化高水平市级体校加油奋进。要坚决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明确反兴奋剂主体责任,加强对运动员及其相关人员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

坚持提质增量,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推动各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提振行业信心。结合全国“五经普”,加强体育产业统计。支持一诺威、恒利等骨干体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汇祥、宝迪朗格、奥德斯等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张店区开展山东省体育消费区县试点,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引进国家级高端赛事,承办好全国电竞大赛、全国U18、U20男子柔道青年锦标赛、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组)运动会(公开组)摔跤项目预赛;办好淄博马拉松和文昌湖、高青慢城马拉松等系列赛,提升自主品牌赛事办赛质量和能级。加强体育融合发展,开展体育社会组织、赛事活动进商场,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消费;支持大中型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体育旅游,支持有条件的景区(景点)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积极培育争创体卫融合示范项目。紧抓风险防控,深入推动体育彩票责任彩票建设,加快体育彩票事业发展。

坚持联动融合,坚实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持续深入推进《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市体校和临淄区、沂源县、张店区竞校获评新周期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印发《淄博市第十九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开展“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组织好年度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等体育赛事。优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常态化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进校园、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活动,推动儿童青少年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把繁荣体育文化作为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加强体育文化培育、传播和推广,深入挖掘优秀运动项目文化,培育优秀体育文化作品、体育项目。谋划淄博体育展览馆建设。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体育影响力,丰富人文交流内涵。

坚持依法治体,统筹体育发展和安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体育法》,高质量完成市人大专题调研和市政协协商议题任务。迎接省健康山东全民健身行动和《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年度监测评估,做好我市健康淄博行动和《淄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年度评估。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持续优化体育领域公共服务流程办事服务。坚持守牢“一排底线”,切实做好体育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赛事活动、体育场馆、高危项目、枪弹管理等领域安全监管,确保全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编辑 蒋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