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史上的这些经典,你知道吗?

中医,也被称为岐黄之术。相传黄帝常与其臣子岐伯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其中许多经典被记载于后世所完善的《黄帝内经》中。
图片
图1. 岐黄论道
三皇时期(--公元前3000年)
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医药,伏羲制九针的传说,蕴含着几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神农尝百草,将草药分为上品药(养命)、中品药(养性)、下品药(治病),经后世不断完善,最终将《神农本草经》大成于东汉时期。
图片
图2. 河图洛书与八卦
黄帝论医药,与岐伯的经典对话被后世不断完善,并被著成《黄帝内经》,该书大成于西汉时期。
《黄帝内经》乃至整个中医史上的重点都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中医的评级也是根据医生是否能让人们保持健康而定。在疾病发生后才能采取行动的医生(此时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能看出来病症),在古代被视为劣等的医生。
《黄帝内经》中说到:如果等到疾病发生后再去治疗,就如同国家发生动荡了再去治理,如同口渴了才想起钻井,那一切不是太晚了么?
伏羲制九针
相传伏羲不仅发明了阴阳、五行、八卦(另有说法是先秦时期提出),而且开创了针灸的先河。
图片
图3. 针灸九针
针灸包括针刺和灸法,两者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阴阳,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针刺主要是用针刺入人体穴位,刺激经络并搭配各种行针手法。
灸法则主要是用艾叶制成艾绒、艾柱、艾条等,点燃之后直接或间接熏蒸穴位,“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图片
图4. 艾灸图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夏商时期人们就开始运用汤药和酒水治疗疾病。《诗经》和《周易》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医祖”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即观气色、听声息、询症状、摸脉象。
扁鹊是中医的鼻祖,也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著有《难经》、《内经》和《外经》三大著作,但仅有《难经》被流传下来,其他两部著作都失传了。
图片
图5.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后来《难经》的一些诊断方法被纳入《黄帝内经》。
秦汉时期(公元前220-265年)
秦汉时期是中医药发展最为迅速和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被不断完善,大成于西汉时期。该书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灵枢》侧重于经络和针灸等具体手法,而《素问》则偏向于讲述阴阳五行、病理机制等理论。
图片
图6.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经验主义发展为理论主义,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记载365种药物,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东汉末年,“乱世造英雄,时出名医”。诞生了对中医药发展极为重要的三人,即医圣张仲景、医仙董奉和神医华佗,史称建安三神医(建安三圣)
图片
图7. 张仲景“八纲辨证”
张仲景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其旷世奇作《伤寒杂病论》系统地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八纲辨证”和“六经辩证”。《伤寒杂病论》被西晋王树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时也是日本汉方医学的主要基础。
图片
图8. 张仲景“六经辩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仲景时代便提出的通过冷敷治疗某些疾病的方式,西方直到18世纪才加以推广。
华佗是全能的外科医生,是“外科鼻祖”。自制“麻沸散”在手术时减轻病患的痛苦。而在此后的1600多年里,西医在进行手术时都不给患者使用麻醉剂,那个时代西医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通常是以最快速度进行手术,但仍然会导致大量患者的休克、昏厥和死亡。
图片
图9. 华佗“五禽戏”
华佗崇尚简单,一般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但甚为可惜的是,华佗最重要的著作《青囊书》同样失传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华佗时代便已经开创了外科手术,但由于古代多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不能轻易打开。因此外科手术的思想被极大禁锢,进行外科手术被错误地认为是医学不精,通常是一些地位较为低下的人作为操刀手。
“建安三圣”的最后一位是“杏林妙手”董奉。董奉医治病人从不收钱,只让病人种杏树作为报答。日积月累,其院子里的杏树长成一片杏林。而杏子成熟的时候,他就让想买杏子的人用谷子来换,再用换下来的谷子救济百姓。这就是“医者仁心”的由来,他的杏林也演化成一个成语叫“杏林春暖”,从此之后,“杏林”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
图片
图10. 董奉“杏林春暖”
两晋时期(公元266-420年)
两晋时期虽然统治阶级较为混乱,但中医发展却没有停滞,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西晋的王树和及东晋的葛洪。
王树和是张仲景弟子卫汛的好友(也有说法认为王树和本人也是张仲景的弟子),是张仲景的小迷弟,他选录汉代以前各大名医的脉学之论说,集脉学大成,并结合临床实际,系统归纳24种脉象,汇编成《脉经》。
图片
图11. 王树和《脉经》
他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该书因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及瘟疫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树和对其重新加以编排,并一分为二,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使得该书得以完整流传。
东晋葛洪流传下来的医学著作主要为《肘后备急方》,他主张用简便易得之方,反对用贵重难求之药,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尤其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而西方则是在16世纪才提出来。
图片
图12. 葛洪《肘后备急方》
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
从唐朝开始,统治阶级开始重视中医的教育和发展,设立各种中医机构和医师。,唐代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家传、师授、自学和上官方医学校等方式。由官方机构组织编排的《新修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药王孙思邈。他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他提出“大医精诚”的理念,认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
图片
图13.孙思邈《千金(翼)方》
宋朝时中医药的发展达到巅峰。甚至连开国皇帝赵匡胤都可以为士兵治病疗伤。官修的最完善的医药图书《本草图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由全能人才苏颂主编。
另外由北宋医学家王怀隐主编的《太平圣惠方》总结了隋朝及以前的医学知识,堪称当时的中医药巅峰之作。
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
金元时期产生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杲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因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邪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图片
图14. 金元四大家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2年)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耗时27年,遍历大江南北,呕心沥血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有五十二卷,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为60类。
图片
图15. 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明朝以前,临床治疗主要参考《伤寒论》为主,有的人认为,《伤寒论》只是为治伤寒而设,这个伤寒,是狭义的,并不包括温病。张仲景可能还有《温病论》,但是已经散佚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的,是包括温病在内的,能治伤寒就能治温病。
以感冒为例,如果是浑身发冷,全身难受,这种多半是伤寒,如果是先嗓子干、疼、鼻腔难受,后面才会扩展到全身症状,这种多半是温病。
明朝时诞生了新的关键性医学流派温病学。明末吴有性于其著作《温疫论》中,认为疫病起源于戾气,从口、鼻而入。他主张沿用刘完素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温热病与瘟疫,认为不应该采用传统伤寒学派主张的热性药物。而应使用正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图片
图16. 吴有性《瘟疫论》
清朝时,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叶桂、薛雪、吴瑭、王世雄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叶桂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最擅长治疗时疫,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
图片
图17.叶桂 “卫气营血”辩证
薛雪与叶桂同时而齐名,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病篇》为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非常大。
吴瑭19岁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但其父最终去世,这件事情极大地刺痛了吴瑭,他认为自己“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产生了强烈学医的愿望。
吴瑭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提出辨阴阳,别水火之理论,以三焦进行温病辨证,上焦心包络与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系治病之阶段。三焦辨证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辩证法,构成温病学说的核心
图片
图18. 吴瑭“三焦辨证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著有温病学通论类著作《温热经纬》,此书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
图片
图19. 王士雄《温热经纬》
清朝灭亡后,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几度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官员也存有灭亡中医药之心。
岐黄之道经中藏,百草针灸归三皇。
夏商两朝制汤酒,诗易双经蕴医方。
春秋扁鹊著难经,问诊四法挂医堂。
秦汉重修岐黄道,百草内经皆成章。
汉末瘟疫频侵扰,建安三圣展锋芒。
仲景伤寒杂病论,八纲六经世流芳。
华佗全能称神医,另有佚书名青囊。
杏林春暖彰医德,至今可嗅杏花香。
建安风骨传两晋,脉经急方为最良。
盛唐新修本草录,药王二谱千金方。
北宋官民均尚医,汇编太平圣惠方。
金元中医分流派,四家各攻最擅长。
大明风华耀古今,本草纲目为典藏。
承前启后温病学,温疫论述保健康。
卫气营血说辩证,温病条辨道阴阳。
前尘如梦不可追,安将当下铸辉煌?
小之锐评:欲明中医理论,先学中医史。跌宕起伏的中医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兴衰沉浮历史的缩影。虽然现在中医药发展在传承和创新都出现很大的局限,甚至在许多领域被西医药掩蔽锋芒,但这并非是中医药本身的不足,而是运用中医药不够恰当和完善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