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雄安共同崛起 聚力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

□保定晚报记者 李忻遥 刘赛
春至雄安,绿意尽现,桃花初绽,一派韶华景象;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处处干劲十足。
回望六年前的今天,一则重大消息正式对外公布——“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如平地春雷,举世瞩目。
雄安,雄韬伟略,长治久安。
从一个“热词”到一方“热土”,六年间,雄安不舍昼夜,激情昂扬,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定完成,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昂首迈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模样越发清晰,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目标延伸。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取决于重要时期的关键几步。
“未来5到15年,是保定必须紧紧抓住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我们要前瞻15年,干好这5年。”市委书记党晓龙认为,保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其重要节点和枢纽作用日益凸显。要乘势而上,加快推动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对接京津和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
事实证明,这是再造一个新保定的战略之举、奠基之举。
——推进产业转型,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对接雄安新区产业布局,确定“7+18+N”现代产业体系,以智能、低碳、健康为重要方向布局未来产业,加速构建“北京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领,保定支撑”“雄安研发,保定落地”新格局;
——促进城市转型,有序有力启动涉及80个村、征迁35759户的四期城中村改造,加快实施452个县城建设“十个一”项目、562个“美其颜、畅其路、强其能、安其居、固其基、扬其韵”项目,积极构建“四级公园”体系,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匠心,“绣”出城市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
——把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各级党委“一把手”工程,多渠道监测、“小切口”原则,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重点民生问题;
……
实践证明,雄安新区于保定而言,是发展机遇,更是全新开局。
六年来,保定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支持新区建设和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拿出最大的力量、不讲任何条件、积极主动配合,以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保障重大历史工程。
六年来,保定干部群众以实干融入大战略,抢抓机遇、借势借力,努力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崛起”上破题开路,全力写好协同发展新篇章。
六年来,千年古城焕发“保定之变”:更加突出坚持人民至上,正在发生深刻的理念之变;更加突出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协同之变;更加突出品质引领,正在发生深刻的城市之变;更加突出需求引导,正在发生深刻的产业之变;各级干部合力攻坚、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全面点燃,正在发生深刻的作风之变。
如今,随着国家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力推动,雄安新区进入承接疏解和大规模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保定热土上,有干部日夜兼程、只争朝夕的身影,更有群众对未来幸福的共同向往,雄保两地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和品质生活圈进一步加速形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我市坚持以蓝绿为底色,绘就生态宜居城市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的嘱托,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新城,规划蓝绿占比70%。
“植”此青绿,绘制生态画卷。
2017年起,擘画“千年大计”的秀美起笔——“千年秀林”工程让“蓝绿交织”成为雄安新区的底色,从第一棵树、第一片林,到如今新区已累计植树造林47万亩,已有经济林木、果树、景观树种等2300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34%,染绿雄安新貌。
经过上下游的协同治理与保护,“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水质不断改善,从劣V类到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一汪碧水展新颜,吸引野生鸟类数量已达252种,较雄安新区成立前增加了46种。
唐河污水库生态恢复后,变身为碧水清波的生态廊道,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悦容、金湖、郊野公园等一批高品质休闲设施相继建成投用,“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初具雏形。
在雄安新区编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画卷”的同时,六年来,保定市委、市政府也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底色,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
近日,保定市总林长,市委书记党晓龙、市长闫继红签发《保定市总林长第1号令》,要求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积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从许下“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的庄严诺言,到把“蓝天常见、西山常现”作为奋斗目标,到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再到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保定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铁腕治理污染,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治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一个山更绿、水更清、花更香、鱼更密、鸟更多的山水保定,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如今,我市7条主要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了Ⅲ类及以上,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在涞水县拒马河里,有着“鸟中活化石”称号的中华秋沙鸭被首次拍到;被垃圾和油污堵塞的府河变得清澈见底,成为鱼儿生长和鸟类栖息的乐园;在繁华的主城区东湖内,200多只绿头鸭、斑嘴鸭首次组团前来拜访……
水中有鱼有草,天上有云有鸟,蓝天白云是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最直观的感受。六年来,雄保两地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同向发力,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湖、清洁的土壤,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环境幸福感。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聚焦创造雄安质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络,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由“相通”到“相融”,织密幸福交通网
“从雄安开车回保定只要55分钟。”3月17日,星期五,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保定小伙儿小史决定回家过周末。
小史是土生土长的保定人,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小史到雄安新区发展,自此过上了“双城”通勤生活。起初,通勤主要靠乘坐火车,单程52公里,由于没有直达车,需要换乘,前前后后要花上两个多小时。
2022年,安大线开通后,小史考下了机动车驾驶证,改成驾车通勤,每周五下午5点半下班后,从单位开车出发,1小时左右即可回到位于保定北二环附近的家。
路网畅通带来的便利背后,是高标准施工拼出的“雄安速度”,是高水平试点打造的“雄安样板”,一张绿色智能、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从构想逐渐变成现实。
对外骨干路网已全面打通。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连同既有京港澳、大广、荣乌和津石4条高速,形成雄安“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雄保“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内部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区内道路236公里,启动区、高铁站等组团间连接道路建成通车;穿湖隧道金湖街(E3路)和兴贤路(N4路),乐民街(金源西路至S333省道容东至S042省道改线段工程),京雄高速辅路具备通车条件,打通了容东片区和对外路网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与北京、保定、雄东片区的“无缝连接”。
以路为媒,雄安新区各片区串珠成线,一条条市政道路,既是打通“微循环”的交通线,又是“绿意环城”的风景线。
大道通衢向未来。
从一片田野到路网纵横,建设雄安新区,交通路网是基础。同样沐浴在春风里的保定,也在加速蝶变。
“当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断加快、雄安新区建设不断提速,推动保定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市委书记党晓龙强调,要聚焦长远发展,充分考虑保定未来发展潜力,对标雄安质量,强化交通路网建设,打造高品质出行环境,聚焦融合发展,加快新三区融入主城区步伐,推动城六区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北京和雄安新区交通路网对接,形成铁路、城际、高速、快速路、城乡道路等互联互通的大发展。同时,通过推动保定东站改扩建、保定南站、京雄高速二期、廊涿高速等工程实施,创造了短时间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实现多项目、密集开工的“保定加速度”。
未来谋划更加长远,在客运“四纵两横”、货运“一纵一横”的基础上,通过建设联络线,把保定打造成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米”字型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七大城市群交通贯通。此外,构建“五纵五横四联两环”的高速公路网,形成“六纵四横”的城市快速路网,打造零换乘、无缝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目前,雄忻铁路已经动工,未来,这条大动脉将更好地把保定与雄安连为一体。
“协同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改革,要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只要有利于雄安创新发展的要全力给予支持”
——同频共振,我市大力推进雄保产业协作
产业为基,创新为要。
当前,雄安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省委书记倪岳峰高频次雄安行,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带头落实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
河北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推动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推进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建设。
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签约活动启幕,86家创新型企业现场签约入驻,涉及数字科技、网络通信、新能源开发、航天科工等领域。
同时,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开始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
中国中铁产业集群携旗下十家企业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系统内4000余名业务专家和技能骨干将有序到雄安工作、生活。
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启动;“三校一院”(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宣武医院)项目陆续竣工交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成为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高校;两家医院选址落位,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
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入驻,建设中的雄安新区正蹄疾步稳行进在新时代的春风里。
一组数据,今年开春,雄安新区新开工项目261项,总投资5455.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093.4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按下“快进键”的雄安新区正向着未来一路狂飙,而高质量把保定发展好,就是对雄安新区、国家大事的支持。
六年来,保定始终全力以赴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努力,实现和雄安新区同频共振、共同崛起。
保定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相继提出“五个保定”“八个高地”“七个一体化”“十个关系”等部署,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成为保定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机整体。
河北京车全国首列中运量智能氢能列车下线,中国五矿涿州产业园、中电科涞水空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开工。
……
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保定正在着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的首选承接地,推进形成“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新格局,常态化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北大等创新“发动机”。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京雄保一体化的持续深入,市委、市政府实施“京保协作五个一”行动,推动优质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县域非首都功能承接的“微中心”,凝心聚力画好协同与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我市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城市更显品质更宜居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转移。”雄安新区规划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这样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牢记总书记嘱托,六年来,雄安新区着力推进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领域发展,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
如今,近千栋安置房拔地而起,社区规模已显露雏形:无人超市、无人物流机器人、无人餐饮配送车等都已投入试运营;步行5分钟有幼儿园,10分钟有小学,15分钟到达初中乃至高中的教育蓝图已经实现;“组团—社区—邻里”三级绿地公园体系加快实现,“园在城中”的绿色生活环境雏形初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围绕贯彻这些要求,我市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
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作为2023年度工作总抓手,把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既需要硬实力支撑,更需要软实力浸润。
紧紧围绕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保定在打造品质为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保定上不断发力,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城市建设更显品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让城市更加宜居,努力推动城区颜值“一日一小变、一月一大变”,持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长约43公里的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环城水系犹如一抹绿带,打造主题丰富、设施齐全的城市公园群,配套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70余处,建设专业运动赛事营地等各类营地40余处,实现了水清岸绿、循环流畅、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建设目标。本月底,这里将举行保定首届环城水系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国际国内运动健儿打卡的新地标。
建成城市公园31个,社区、口袋公园285个,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遍地的四级公园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批公园广场、道路游园,不断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
为有效解决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我市以打造可见绿、可漫步、可休闲的“美好街巷”为目标,继续推行城区道路建设,续建东二环等12条道路,整治提升隆兴路等11条道路,打通主城区银杏路等8条断头路,同步建设绿地步道融合慢行系统,让群众享受绿色出行、美好出行。
主城区四期城改加速成势,城中村即将清零,一批批宜居的安置区拔地而起;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华侨城未来创想城等一批城市品牌地标建设正酣;古城更新改造初显成效,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重现古城昔日荣光……
一城春色半城花,绿脉环绕、公园棋布的城市宜居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雄安,一座“拔节而起的新城”,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眼下,“千年秀林”一木长为树,百木渐成林,“华北明珠”白洋淀新苇吐绿、水鸟翩跹,“满城园林一城景,开窗见绿入画来”已经成为雄安新区百姓的生活常态。
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正雄姿英发,让人“心驰神往”。
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7+5+N”系列保定场景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京畿之城正迎面走来。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