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大担当!从一季度“开门红”看山东“经济密码”

三年疫情的阴云散去,经济发展重新步入“快车道”。

如何在2023年率先发力,取得经济发展先机,成为各地工作部署的重中之重。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担当实干、积极探索,正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起势,为全国经济大盘的稳中求进贡献大省力量,汇聚起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磅礴伟力。

4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进行经济数据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04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87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1795亿元,增长4.5%。

三次产业协同发力,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系列重要数据更是直观地展现出一季度山东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加快复苏的良好态势。

“开门稳”“开门红”来之不易,是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拼经济的完美诠释。这背后,有哪些“实招”?山东又是如何真抓实干让相关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的?

政策“实招”聚红利

经济发展,乘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抢抓战略机遇,山东周密谋划,《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随之出炉,并制定出台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万个左右、赋能1万家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建设济南新能源商用车和青岛新能源乘用车基地、实现小清河全线复航、粮食产能提高4亿斤以上、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贯穿全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起势。

与此同时,山东恢复经济37条、两批257项政策清单、“三个十条”促消费政策、内外贸一体化、文旅深度融合等政策有序实施,一项项工作部署不断落到实处。

全面谋划实施下,“开门红”水到渠成。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04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从农业看,小麦苗情好于去年,蔬、果、肉、蛋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较好。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从工业看,全省加力提速工业发展,工业品市场需求持续回暖,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比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有力保障全省经济大局稳定。从服务业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带动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向好。航空运输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8%、22.3%、10.9%。

工业“压舱石”筑根基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引擎”与“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

山东是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近三分之一。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在工业稳增长上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2月1日,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必须扭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抢进度、促生产,确保工业经济“开门稳”“开门红”。

全省各级各部门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全面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制定出台了《锚定走在前 抢抓新开局 加力提速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设立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稳进提质”奖励政策,对新增产值和增速达到一定规模的前100位企业给予奖励;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排名靠前的市,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组织评选第二批10个“工业强县”,给予每县4亿元的专项债券支持。

从数据结果来看,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先行指标持续提升,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向好,主要指标领先全国平均水平,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增加值增长,增长面63.4%。炼化、钢铁、医药、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势较好,增速分别为16.2%、11.1%、12.8%、12.5%,是支撑当前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济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潍坊歌尔智能硬件等一批新投产重大项目竞相发力,形成有效拉动。3月份,电子、汽车、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4%、1.0%、1.6%,较1-2月提高8.6、3.0、3.4个百分点。

消费提档引“活水”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如何将引导消费的“活水”浇灌经济土壤?

今年,山东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聚焦大宗消费、农村消费、品牌消费、节假日消费、新兴消费等领域,继续推出一批精准政策的同时,深入实施“三个十”计划,分别打造10个有影响力的电商供应链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产业带,积极发展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直采基地、云仓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

“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政策是“真金白银”的。今年以来,全省共发放消费券5.28亿元,其中,餐饮、汽车、家电各发放2.7亿元、2.08亿元和0.5亿元,合计拉动消费102亿元左右。

活动是接地气的。举办2023网上年货节等电商促消费活动。开展“山东籍主播带山东货”专场直播活动。组织举办2023“齐鲁新春美食月”餐饮促消费活动,认定“山东省绿色饭店”65家。举办“老字号新春购物节”,加快推动会展消费复苏。众多活动不断激发着消费活力。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餐饮收入945.1亿元,同比增长12.7%;商品零售7336.9亿元,同比增长4.7%。3月份,全省限额以上外卖送餐营业额同比增长54.2%,高于限额以上餐饮业增速10.4个百分点。

文旅“出圈”迸活力

到济南超然楼看灯,爬泰山看日出,去淄博吃烧烤……今年,山东文旅IP频频“出圈”,让“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金字招牌愈发亮眼。

这背后,有山东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作为“硬支撑”,也有尽心谋划贴心服务的“软实力”。

春节前,山东就出台了《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自1月21日起至3月31日,全省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鼓励非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实行不低于5折的降价优惠,拉动景区及周边综合消费。这无疑为山东文旅在“春节档”频频“出圈”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后,《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也从供给和需求两端继续激发了文旅消费潜力。

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再次为文旅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开幕式现场,沿黄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启动“旅游中国 美好生活——沿着黄河遇见海”全球推广活动。山东16市共18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449.6亿元,涵盖休闲度假、夜间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业态。

一套“组合拳”下,山东各景区人头攒动成为常态,产生了巨大“流量”。

一季度132家国有景区共接待游客4807.2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00%,拉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综合消费增加166.5亿元。天下第一泉接待游客1085.6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32%;泰山累计接待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472.59%。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到馆观展超过60万人次,线上流量超过2.5亿,成为国内现象级展陈。

大“流量”也产生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收入1558.7亿元,各市共接待游客1.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4.5%和26.2%,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5.6%和101.6%。

“开门红”提振士气,奋进拼搏正逢其时。借助一季度的良好势头,山东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澎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令人期待!

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卢震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