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入职体检发现怀孕后被拒录,生育友好型职场不能是空话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图片
近日,一则关于女性怀孕被公司拒绝录用的消息再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据上海高院4月1日消息,2023年6月,严女士收到一家公司发来的入职通知,告知她应聘上了财务主管的岗位。通知要求严女士提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HCG)报告,该检查通常用来诊断是否怀孕。严女士在按要求检测时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于是将这一情况如实告知。
几天后,公司突然通知严女士,由于规划调整,该岗位被取消。然而,在其他平台上,该公司仍在发布相同岗位的招聘信息。多次沟通无果后,严女士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最终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公司赔偿严女士相关损失3万余元。
个例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众多职场女性面临的生育与职业发展的双重困境。对女性而言,怀孕本应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却往往成为职业生涯中的一道坎。本案中,女子在得知自己怀孕后,选择了如实告知公司,这本来是诚实和负责任的表现。令人遗憾的是,她的诚实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包容,反而因此失去了工作机会。
可以说,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劳动纠纷,更是当前职场女性生育环境的缩影。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不少网友在跟评留言中,表达了对公司的“理解”:财务主管岗位一录用就要请孕假产假,这单位的用人成本未免太高了吧。更多的网友则担心:女性的生育成本若一股脑儿转嫁给企业,恐怕会加剧女性就业困难,进而在职场中受到更多的歧视。
需要认识到的是,就业歧视表面上看是针对女性群体的偏见,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学里有两个概念深刻阐述了这种困境。一是母职惩罚:如果你承担母亲的职责,在职业发展方面就有可能系统性地受到一些损害;二是雇主惩罚:如果一家企业雇用女职工越多,意味着需要承担的人力成本就越高。此等情形,映射出现实中许多女性不愿生、不敢生的痛点,也是众多中小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事实上,鼓励生育,离不开生育友好型职场生态的支撑,这首先要从合理分担生育成本做起。当下不少企业和机构担心女员工怀孕后会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用工成本,因此对育龄女性求职者多持有戒备心理。要打破这种局面,政府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起责任,形成一种合理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包括对雇用育龄期女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政策,以此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
构建生育友好型职场不能是一句空话。本案中,女子虽然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3万元的赔偿,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这样的事情会一再发生?这不仅需要企业从制度层面做出改变,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从内心尊重生育、理解女性的文化氛围。只有当生育不再成为职场发展的障碍,而是被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人生经历时,我们才能真正说职场是“生育友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