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春茶纪|人的苏醒:来去一切境 反复怀念的意气风发

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人生的三节——少年中年老年,在寂寂春山中,因涌出的茶,命运的故事延续着。
附近村里孩子们在周末,三三两两结伴来采茶赚点零花钱。精力无限充沛的他们,采价格高的芽头。清晨一群小伙伴相约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茶山,中午交青,最多的换了40多元,勾肩搭背,蹦蹦跶跶下山了。一个14岁的男孩子骄傲地说,在这里采茶已经4年了。每年春天盼着开园,和朋友一起来挣零花钱。靠勤劳的双手,便能在山中收获金钱实现年少一个也许不怎么靠谱的梦想。这种少年意气风发的快乐,大概是日后会反复怀念的。
这片山,永远都有新生活的闯入者。县城里生了二胎的年轻妈妈,或者是40岁出头需要留守家庭的女人们,来到山中。在春天茶厂里,那些同样是母亲的村民会耐心地指点,为了照顾孩子老人,零星打工最可靠的方法是去山中采茶青。厂里有严格的工作时间和制度,还要培训,春天的茶厂很辛苦,会从早忙到晚。
来寻工的女人们,仔细看看茶青的采摘标准问了价钱,立即洋溢出自信的笑容。挑了最大的两个竹筐,连走带跑往茶园奔去。轻盈快乐的身姿,和找到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干枯的生活,在山中,顺风顺水般长出了新的芽叶。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大概是年富力强的人们会有的坚韧的意气风发吧。
年年都有70多岁或者80多岁的老人家,满头银发挽着光滑的发髻,衣着洁净戴着遮阳帽背个小竹筐来交茶青。山中这片茶田茶青肥壮,采的是一芽一叶二叶,眼睛不太好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家也能采两三斤。30多元的采工费,对这样的老人家来说是一笔巨款,笑得露出只剩下的三四颗牙。一同交茶青的村民们免不了赞扬老人家几句。老人家立即显露出骄傲:我只要走得动,每年都要来采茶青。我还不需要子女负担。
原来,年老有的意气风发是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间。大概这是人落叶归根前最理想的状态吧。
傍晚,交完茶青的人们,揣着现金,汇成一股欢乐人流,缓缓向山下淌去。
留下夜静春山空。
命运,在茶山中,交织,不抛却任何人,只会一次次意气风发。
图片
本网记者:袁小娟
一审:郭秋含
二审:丁 憐
三审:王利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