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细分法案”引发热议:身份政治让“美国梦”褪色丨快评

近日,美国的“亚裔细分法案”引发全球广泛关注。2024年3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修订族裔分类,将族裔再次细分,其中亚裔被分为“华裔,印度裔,菲律宾裔,越南裔,韩裔,日本裔和其他”,此法案也在中文世界被称为“亚裔细分法案”。但其实,“亚裔细分法案”只是坊间的俗称,这项政策的全称是“关于维护、收集和呈现种族和民族数据的第15号统计政策”(SPD-15)。
这是美国自1997年以来首次修订族裔统计政策。新的政策主要有三点改变:其一,将“种族”(race)与“族裔”(ethnicity)合二为一统计;其二,增加了一个新的种族类别,中东或北非。这样美国的种族就成为“七大种族”(原住民、亚裔、黑人/非裔、西班牙/拉丁、中东或北非、夏威夷/太平洋、白人);其三,七大种族之下还要有“更详细的数据收集”,也就是再进行“族裔”的细分。
依据新的政策,不仅亚裔会被再次细分为七大族裔,其他六大种族也会被进一步细分。坊间盛传的“亚裔细分法案”并不能准确概括这项政策,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族裔细分法案”,因为白人、西班牙/拉丁、黑人/非裔也会被进一步细分,“中东或北非”也不再会被视为“白人”。
在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的官样文章里,制定这些法案的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收集信息,以便于公共服务”。但这番说辞意下如何,恐怕早就路人皆知:细分族裔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为了照顾左翼意识形态口中的“弱势族裔”,以种族配额的形式给予他们在升学、就业、社会福利上的一系列优待政策。毕竟在民主党长期执政的加州,早就搞过AB-1726与SCA-5这种类似的细分法案。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各级政府每次有类似的法案或政策出台,最敏感的族裔总是亚裔,“被剥夺感”最强的也是亚裔。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亚裔总能成为类似法案/政策之下“最受伤的族群”。
亚裔尤其是华裔在美国社会素有“模范族裔”之称,无论学历、资产还是收入都要大大高过中位数。在美国社会近年来的公共话语中,亚裔已经逐渐被描绘为与白人一样的“强势族群”,甚至有左翼意见领袖称,亚裔擅长考试、工作勤奋、收入更高乃是对其他少数族裔的一种“歧视”,成了所谓的“白人至上主义”。喜剧演员约翰·奥利弗甚至公然声称,“模范族裔的神话已是白人至上主义的工具”。
也正是因为亚裔与华裔“不够弱势”,所以不仅不能成为身份政治庇荫的族群,反而要成为各种平权法案里被转移支付的奶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学招生政策。上世纪六十年代的AA法案经过数十年发展,在大学招生上已经从“择优录取”(merit-based)变成了“基于种族”(race-based),重视教育、成绩优秀的亚裔囿于种族配额限制,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与黑人竞争一个入学名额。
经过亚裔族群多年不懈抗争,2023年6月29日,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在大学招生过程中考虑种族/族裔,在教育领域推翻了AA法案的优待政策。但此次“族裔细分法案”显示,且不说有多少大学会如实执行“同一起跑线”的录取政策,SPD-15的出炉又恐将制造新的细化配额:加勒比黑人与尼日利亚黑人更优秀,要不要为其他黑人族裔让路?东亚裔比东南亚裔更优秀,又要不要照顾后者?
美国左翼社会活动家伊布拉·肯迪倒是坦然说出过一句大实话,“要对抗过去的歧视,唯一解药就是现在的歧视”。他公然承认乃至论证“反向歧视”的合理性,号召建立一套“专供黑人的考试分数标准”,永久性地建立更低的录取标准,这无异于是对美国建国宏大叙事的莫大讽刺。
在美国建国的宏大叙事里,“机会之地”(land of opportunities)与“美国梦”(American Dream)的制度文化是其内里,“大熔炉”(melting pot)的族裔概念则是其表:旧大陆的移民不问出身与来路,在新世界的沃土上机会平等,新移民抛弃原先的身份认同,信奉个人主义,都有机会发财致富,也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共同创造一个以制度/文化而非种族/族裔定义的美利坚民族。
然而,族裔细分的政策却是在背道而驰,以官方政策为“身份政治”背书,以左翼意识形态强行划分哪些族裔“强势”、哪些族裔“弱势”,再划定哪些族裔应当受到优待与照顾,这一切都偏离了当初“平权运动”的初衷。强化而非消除族裔差异,其后果就是背弃了美国建国的宏大叙事,在各大种族与各个族裔之间建立更为细致的此疆彼界,制造族群之间的仇恨与对立,徒增美国社会的内耗。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新书《社会正义谬误》里坦言,没有任何人可以充当救世主,苛求在每一个领域,族裔或者性别的人数比例都能保持一致,社会系统中的事务安排不是“在棋盘上摆布棋子”。“当你选择乘坐飞机的时候,你希望航空公司选择基于族裔的平衡选拔飞行员,还是希望基于他们掌握能够处置各种复杂情况,能把你安全送到目的地的技能?”
王兢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