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超越困境的凝视

本文首发于“后浪电影”个人专栏
人们常说万玛才旦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但他只讲了一半的故事,也足够好了。
以完整性来挑剔《雪豹》是简单的,但从万玛才旦整体作品谱系看,我却认为这部遗作超越了他以往任意一部。如果说在过去的作品里我还会感到困顿、失落或迷惘,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却让我感到作者个人的超脱。那种精神层面的神性和灵性打消了一切疑虑,朴实深邃的讲述,最终超越了语言的沟通。
图片
​(一)
《雪豹》的故事并不复杂。和万玛才旦过去的电影相似,一段公路、一部汽车、几个人的聊天,就可以开始一段新的旅途。尽管被尊为“作者型导演”,但万玛才旦从来无意制造观看藏区题材的门槛,也不玩弄复杂的修辞。你进入他的故事,正如被他平等地邀请——他是一个亲切的领路人,来,我和你讲讲这个我知道的故事。
一个牧民家的九头羊被雪豹咬死了,对牧民家、电视台、当地政府来说都是一件大事。牧民家蒙受了财产损失,电视台得到了珍贵的素材,政府又必须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管理者姿态介入,事情在各方角力下变得复杂,进入了一段观念的冲突和辩论。
有意思的是,雪豹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角”,它一直处于被审判的地位。应如何审判雪豹是人们辩论的中心,惩罚它,还是放走它,好像针对一个犯下滔天罪行的罪犯。文明世界的法则生效,是从牧民们审判雪豹开始的。他们把它吊在木架上,鞭打它,痛斥它,残忍冷酷有如对待人类的同类,但所行残酷之事又被包裹在“文明”的体面之下,似乎有他们应然的逻辑。
图片
藏民家的三个人,代表了三种观念。老父亲,古老的藏民传统,动物和人和平共处,雪豹是雪山的神灵。牧民金巴,经济价值至上,九头羊能卖一万块,被咬死的羊找谁赔?要么杀死雪豹,要么找保护雪豹的政府。牧民家还有个小儿子,去寺院做了喇嘛,他既没有把雪豹当作神灵,也没有当作猛兽,他似乎是理解它的朋友,雪豹在小喇嘛的注视中剥离了兽性和神性,成为了和他一样的“人”。
尽管同处一个家庭,藏民一家人对雪豹不同的态度已经显现出现代文明“入侵”造成的分歧。雪豹侵入羊圈,打破了牧民家的平静;而文明社会经济法则的“入侵”,同样扰乱了人们心中的秩序。
辩论显得无力也无休无止。每方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又不能说服对方将事情解决。电视台的冷观显出现代媒介的冷漠,画面中始终存在的半截摄像机,突兀得也像某个机械猛兽的侵入。
图片
(二)
在万玛才旦的故事里,一个简单的事物,可以因为事件的开展引出不断丰富的奥义。《气球》即是典型:成人眼中的避孕套,在孩子手里不过是好玩的气球,老者不明所以,成年人又讳莫如深。几个“气球”引发的冲突越来越深,变成了人与人的争吵、家庭选择的辩论,最后真正的气球像一个飘渺的梦飘走,带给人无限失落。
图片
《气球》
阅读万玛才旦的小说,你可以读到他对语言的敏感。即使是最简单的词句,因为那样质朴的编织,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氛围——看起来很简单啊这些文字,但在“空隙”中生出了矛盾和惆怅,它引人深入,不断坠落,直至终了我们也依然悬停在困境中。
电影相比文字,是万玛才旦更广阔的舞台。它既简洁,又丰富,平易近人地将我们拉到遥远而神秘的藏地,进入一个小小的单位,感受生活最小的细节。在《雪豹》中,牧民家一个小单位的事件是九只羊被咬死了,却可以引来这么多人的讨论。在《静静的嘛呢石》中,小喇嘛喜欢上了《西游记》,就可以成为周边人新的向导。——有关文明的冲突、主流文化和藏区传统文化的分歧始终在万玛才旦的电影中显现,但他讲述得平静而自然,仿佛不过是日常的细节,每日都在发生。他的创作区别于典型故事片有意制造的戏剧冲突,故事中的矛盾更多是观念上的浸润自然带来了生活选择的分歧,人们身处现代和传统、多数和少数、自然和文明的交汇之中,身份的多层焦虑铺排开来,只取一点,足以觉察生命的凝重。
图片
《静静的嘛呢石》
(三)
在《雪豹》中,动物依然带着理解人的灵性进入了人的领域。雪豹和过去万玛才旦常讲述的羊不同,羊总是牧民身边的伴侣,是《气球》中好像听懂人话的母羊,是《塔洛》中被塔洛关怀备至的小羊羔——羊是牧民亲切的依傍,在《撞死了一头羊》中,羊死了,值得和人同等被怜悯的待遇。
但在《雪豹》中,雪豹的身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藏民奉为神灵的动物;但另一方面,它在食物链的上一层,会攻击牧民辛苦养大的羊群。如何与雪豹“相处”,本就是一门学问;而随着人类制定的法条法规的加入,藏区人与雪豹之间原本的平衡被打破,雪豹更多成为强势的存在,在牧民看来,它更多表现了肆无忌惮的兽性,因为它们被人为地保护了,力量偏离平衡。
观念的冲突,一直以来都是万玛才旦耐心讲述的主题。孩子会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女人会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牧羊人会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他们都在隐形的观念巨石前无声无息地撞得头破血流,但无人察觉。而解决困境的方法,他们极少能够坦然地穿过,静静的痛苦和茫然之后,他们总会继续选择接受——少数人,如《塔洛》中的塔洛,引爆了手中的爆竹。
图片
《塔洛》
而在《雪豹》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新的可能。“雪豹喇嘛”,牧民家的小儿子,他是多种观念集合的存在。他既保有藏民传统的宗教信仰,又有现代文明开阔的视野。偶然拍摄到雪豹的画面传播到网络后,他得到一台数码单反,从此他可以专心地用这种“工具”与雪豹建立联系——拍摄,也是一种凝视。
长期观察雪豹的过程,令小喇嘛感到了生命的多重体验。不仅关于这个珍稀物种的习性、生活方式,他有了具体细微了解的过程;关于个人生命的崇高体验,小喇嘛也在和雪豹的共处中得到了更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共鸣。
他曾经和同一只雪豹凝视过三次。第一次,他把雪豹从族人的审判下解救出来,为它放生。第二次,他在修行中迷路,遇到了雪豹救他下山报恩。第三次,雪豹闯入家中,小喇嘛独自走进羊圈,久久地与雪豹对视……如果将相机视作小喇嘛的眼,无数次雪豹在相机前,也曾回望镜头,向镜头背后的人传达它的“语言”。
图片
小喇嘛和雪豹之间的沟通,超越了人类的法则,宗教的、法律的,一切喧嚣都被摒弃在羊圈外围,成为无声又无力的存在。当小喇嘛与雪豹再次相遇,他和它之间的对望,包含了千言万语,而我们竟能同等感到天地之间的慈悲——大音希声,大爱无言,尽在那安宁肃穆的氛围中,周遭的一切显得渺小而卑微。
当我看到雪豹驮着小喇嘛下山时,想起了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也许,这是万玛才旦有意为之的虚实相间——正如《撞死了一只羊》中的梦,我进入你的梦,你进入我的梦。小喇嘛进入了雪豹的梦,雪豹也进入了小喇嘛的梦。也许救赎只是一场幻觉,但那幻觉也帮助濒死的孩子存活下来,在天地之间,又多了一份坚毅和温柔。
图片
《撞死了一只羊》
(四)
在与雪豹共处的过程中,小喇嘛完成了“爱的教育”。这种爱,超越了家庭,超越了族群,在雪山深处,人类的观念失去了魔法;惟有以自然的本真对待和自己同样有生命的物种,纯粹的力量才能连接彼此,达到灵性相通的互助。
当雪豹闯入羊圈,小喇嘛对它的凝视,似乎让它懂得了什么。它久久地伫立,凝望我们这样复杂的物种。我们并没有高贵文明多少,只是有人通过纯真的灵感,向它传递了善意。是的,善意,万玛才旦电影中永恒流动的品质。即使无辜的人受到伤害,离别或者死去,善意依然是人类的必需品,帮助余下的人带着希望前行。
“雪豹喇嘛”,这个组合词,连接了动物和人两界。这是我们现在无法在故事片中看到的假设,除了魔幻电影,我们不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待自然万物。——而万玛才旦,幸好有这样的作者,他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最亲切的方式,向我们传来遥远的声音。那声音必须仔细、认真才能听见,因为那里空气稀薄,地处高寒,但他们在贫瘠和艰苦的环境中习得了必要的神性,它绝不同于我们现实世界的功利与浑浊。只要进入万玛才旦的电影,你就感到无边的清澈。
为这清澈,我想我该遥敬一杯。以文字,以泪,对待虔诚善良的灵魂。尽管他已不幸早逝,但幸运的是,他留下了这些作品。雪豹的眼,我尽可看作万玛才旦的眼,他如此温柔地继续望着我们,从远处,传来爱的悲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