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艺界精英为牡丹画创作建言献策

寇兴耀画作《乌金耀辉》 (资料图片)
  昨日,寇兴耀写意牡丹百品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洛阳文艺界精英济济一堂,畅谈牡丹文化创新发展。
  洛阳市美协名誉主席王绣、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陈钰铭、河南省文史馆馆员赵跟喜、洛阳市文联副主席邵拨云、洛阳美术馆副馆长李建杰、洛阳市书画院名誉院长寇衡、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小朋、洛阳市美协副主席韩晓传、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许宜兰、洛阳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礼军、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牡丹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会萍、洛阳市女子书画院院长王芳宜、洛阳市作家书画院院长寇兴耀参加座谈会。
  牡丹自唐代起就被赋予“花王”地位,牡丹文化更是花城洛阳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洛阳牡丹画创作进入繁荣发展阶段,针对如何激发创作潜能,通过绘画等文艺表现形式,传承弘扬洛阳文化,讲好洛阳故事,与会艺术家纷纷建言献策。
弘扬牡丹文化 学习牡丹品质
  作为洛阳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牡丹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洛阳精神。
  与会艺术家们表示,传承弘扬牡丹文化,要深入提炼牡丹本身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昂扬向上、虚怀若谷的品质。艺术工作者要围绕洛阳独特的牡丹文化现象,充分发挥牡丹的社会功能与美学功能,提升洛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具体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一线,重视写生,与牡丹对话,近距离感知牡丹的精神特质,抵制取巧迎合的创作心态,创作出清新脱俗的牡丹画作。
不断推陈出新 寻求突破发展
  艺术家们表示,与传统中国画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样,牡丹画同样需要打破“程式化”和“千画一面”的传统语言范式,寻求因文化业态变化而产生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艺术家们以此次展出的写意牡丹百品画为例,认为寇兴耀先生的创作技法推陈出新,有设色、有白描,有点染、有烘托,有折枝、有全景,用宏观视野展现百种牡丹的不同形成背景、文化特点,用微观视觉描绘牡丹的生存环境、团簇关系、不同时段的状态、阴晴风雨的影响,因花施法,力避雷同,凸显写意牡丹画外在的恣意张扬和内在的高洁精神。他创新的“云水牡丹”表现方法,以小见大,以少盈多,虚虚实实,把观者从折枝花卉的案前情趣,带至园圃花海,于无际的花潮涌动中陶醉遐想。
建设洛阳牡丹画院 培养牡丹绘画人才
  牡丹画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人才支撑,需要人们从小开展美学修养教育。
  艺术家们建议,建设洛阳牡丹画院,从成年人阶段抓起专业人才培养,画出洛阳牡丹的精气神。同时,大力开展牡丹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让更多孩子们理解牡丹、认识牡丹,掌握牡丹科普知识,了解牡丹蕴含的精神内涵。通过“小手绘牡丹”活动、广泛开展研学活动等,增强青少年对家乡的真挚情感,提升其作为洛阳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自即日起至5月12日,寇兴耀写意牡丹百品展将在洛阳美术馆三楼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广大书画爱好者可前往参观。(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孟山 通讯员 牛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