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大国重器接连上新,却难忘航天员江新林的旧衣

图片
这个“五一”假期的前前后后,其实是很不寻常的。海陆空,大国重器一个接一个,仿佛“雨后春笋”。
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发射;4月26日,神十八航天员和神十七航天员胜利会师;4月30日,神十七三位航天员顺利回家。
图片
探月工程和载人登月工程也有了新消息,5月1日,国家航天局宣布,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实施发射。
更引人瞩目的消息来自海上。5月1日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大国重器像“雨后春笋”一样,令人目不暇接,让人涌起一种自豪之情。但让笔者感动的,是神十七航天员江新林的“旧衣”。
4月30日下午,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江新林的老家河南杞县,看到儿子出舱的那一刻,观看直播的母亲史世敏眼眶红了,默默抹泪,她说:“由于家境不富裕,江新林上大学走的时候,还是拾他表哥的衣服穿,都没有买过新衣服,现在能成为航天员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图片
从上大学前一直穿旧衣服,到穿上“最帅航天服”,这是江新林的个人成长奋斗史,也是诸多中华儿女的奋斗史,他们的奋斗促成了我国“大国重器”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进步史。
我国“大国重器”的建设,充满“跃升感”。拿载人航天神舟系列飞船来说,每一次“上天”都是“提高一档”。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我国飞天第一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完成载人航天第一步;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于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完成第二步。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神舟最近三次发射,每一次都完成“新目标”:神舟十六号首次有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参与科学试验,在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下实施了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十七号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本次神舟十八号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图片
中国探月工程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提高技术难度和探测目标。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全方位研究月球总体情况,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第一步战略目标。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获得了世界上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成为37年内再次访问月球的人类使者。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完成互拍并将图像传回地面,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这是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的至关重要一步,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即将于明日发射的嫦娥六号,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10多年来,我国建设的三艘航母,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根据央视报道,第一艘母辽宁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从改装到国产,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则实现了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每一步都是“大步走”,每一步都是“大跃升”。
新中国是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中后期的大跨越,现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迈进,推动我国从一个物资极度匮乏、产业百废待兴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全球的制造基地。
图片
正是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实现了各项“大国重器”的研制。
在过去30多年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母等不断跨越发展,显示我国“大国重器”成功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切切实实提高了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2023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基本完成。嫦娥登月,这是美好传说和现实正无限接近的时刻,让人充满期待。
国家命运,离不开个人奋斗。个体奋斗的总和,决定国家命运。载人航天、登月、航母等大国重器不断诞生,但难忘航天员江新林穿过的“破衣”——那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也是一个国家贫过、苦过的明证。一个人、一个国家贫穷不可怕,但贵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并努力实现“青云之志”。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五一”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劳动奋斗,改变个人命运,更改变国家命运。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