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商家支付明星直播间百万“坑位费”,备足库存却以0销量惨淡收场

“这就是个连环套,怪就怪我们太相信直播间里的明星了。”郑先生说。
郑先生是一家纸尿裤企业的负责人,为了产品有更好的市场知名度和销量,他向某“明星”直播间商务支付了3万元“坑位费”,参加了该“明星”4月15日的一场直播带货。然而厂家为这场直播备货60万,最终却以销量0惨淡收场。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调查,支付数万元坑位费却换来0销量的远不止郑先生这一家企业,此事涉及的“明星”也并非一人。通过大量的梳理,记者发现这些明星直播间的背后疑似和一家“公司”有关。
支付3万元坑位费,期待明星带货促销量
依靠明星、网红、达人直播带货,可以说是现在很多商家比较看重的推广方式。希望自己的品牌能有更高的知名度和销量,作为一家纸尿裤企业的负责人,郑先生对直播平台也特别关注。今年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86版《西游记》玉兔公主扮演者李玲玉的直播间有了联系。
图片
李玲玉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玉兔公主
“对方说他们是李玲玉老师直播间的商务代理,可以为我的纸尿裤品牌进行直播带货。”郑先生说,“我们双方聊得还不错,最后选定了我们一款拉拉裤产品,平时卖207元,直播的时候给到全网最低价199.9元。之后和这家公司签署了直播带货协议。我们的商品参加李玲玉老师4月15日的直播间带货,当天直播带货的商品三四十个,我们的这款拉拉裤是其中之一,商品介绍不低于3分钟。”
这份协议中写道,郑先生作为企业方向中科财智(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支付3万元服务费。佣金比例为20%,合作艺人为李玲玉,直播账号为jj63696963。此外双方的聊天记录中提到了,如果这场直播达不到10万销售额,将进行返场,即再介绍一次。
按照直播平台的要求,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必须48小时内发货,为了接住这场“明星”直播带货的破天流量,郑先生让生产线那边加急生产,备货达到了上万件,共计60万元的货品。“客服也添加了人手,生怕大量的消费者涌进来,我们的服务没做好,影响到品牌形象。”郑先生说,“可以说公司上上下下为了这场直播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就和打仗一样,也拿出了很多预案,要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
图片
商家因对方商务数据表现不错,签了直播合同
图片
合同中约定,未达到10万销售额,将推荐周播至6月30日
整场直播销量为0,商家遭遇维权难
可郑先生未曾预想到的却是另一个结果。“4月15日下午临近4点,李玲玉老师的账号开播进行带货。前面是她介绍其他品牌的产品,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我们的产品,李玲玉老师介绍了5分钟我们家产品,当她说出上链接后,我紧紧地盯着后台销售数据,可直到整场直播结束,我们产品的销售数据没有任何变化。一直是零,我当时的心比三九天泼了一盆冷水还透心凉。”
郑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供了这场直播数据截图,他的产品销量为0。“一件都没有卖出去。”郑先生颇为无奈地说,“我考虑到种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从而给消费者优质的售后服务,唯独没想过,是这么个结果。我就是站大街上吆喝,也能卖出去几件,哎。”
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本场销售额未达到10万元,乙方按照纯佣25%持续推荐上周播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郑先生和对方直播间商务工作人员的微信沟通,郑先生希望李玲玉直播间退还3万元坑位费,但遭到了对方拒绝。随后郑先生做出让步,称哪怕只退80%的费用,对方依旧不同意。
“对方一直不给退钱,也不按照合同约定对我们产品进行周播。截至5月15日,对方微信根本不回话,就更别提什么拿出解决方案了。”郑先生说,“这3万元坑位费打水漂不说,厂里备货60万,需要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消化,占用库房,无形中也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压力。”
维权期间,郑先生多次在李玲玉的账号下留言,但均被删除。最让他气愤的是,李玲玉是知道这事的,但却不闻不问。“作为公众人物,却纵容自己直播间的商务胡作非为,不守诚信,让人唏嘘。”李先生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该视频平台上用户名为李玲玉的账户显示为已经实名认证。职业介绍为,歌手、演员、主持人。影视代表作为《西游记》玉兔公主、《孝庄秘史》贵太妃。
图片
李玲玉4月15日直播数据,大部分产品销量惨淡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50家商户实名投诉,明星直播间带货没销量却不退坑位费
不久前郑先生被另外一商家拉进了一个名为“李玲玉退钱维权”的微信群,该群内近50户备注名不同的商家,他们都有着共同的遭遇。
珠宝厂商周女士是2024年11月和商务公司谈拢的在李玲玉直播间进行带货。“对方上来就问我们要10万元的坑位费,最后谈到了5.5万,由李玲玉老师直播带货我们的两款首饰。”周女士说,“最初说的是双十二活动,后来又被推到了圣诞元旦,也没播成。最后参加了李玲玉直播间1月14日下午的那场直播。”
为了这场直播,周女士备货金额达到了200万。然而当天直播间喊出上连接后,周女士的两款商品几乎没有任何销量。“选品是一款999元的珍珠项链和一款299元的珍珠吊坠。直播介绍了12分钟,但没有任何销量。”周女士说,“如今这200万的货由于比较单一,压在自己库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销售掉。”和郑先生一样,周女士称自己的货品没有销量,对方同样没有落实后期周播的善后方案也没有退还坑位费,也遭遇了维权难的困境。
某护肤品厂家的负责人刘女士是这个微信群最早的发起人之一。她家的商品是2023年12月16日参加了李玲玉直播带货。同样是交了3万元坑位费,但销量仅卖出去了一单。“感觉被骗了坑位费打算维权,我就私底下加了很多同场直播的商家,和他们联系。”刘女士说,“一聊才知道,大家都是交了3万元至5万不等的坑位费,结果直播效果特别差,几乎没有销量。之后我们为了拿到更多证据,又盯了李玲玉老师的多次直播,联系到了越来越多和我们一样遭遇的商家。目前仅仅是李玲玉直播间里打算共同维权的商家就有50家,实际数量更多,毕竟还有一些商家自认倒霉,又或者是觉得明星话语权大,我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愿发声。”
据这些商家介绍,他们打算以涉嫌诈骗共同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这条路走不通计划向相关职能部门投诉,同时向直播平台投诉。“也考虑过起诉,但大家还是觉得起诉周期太长了,更希望公安机关和职能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遭遇。也希望其他商家不要再上当受骗。”这些商家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说。
同样的遭遇,远不止这一个明星直播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深入了解发现,明星直播间收取坑位费,销量不佳,商户难维权的遭遇,不单单存在于李玲玉直播间。
山西的沙先生是一家农副产品的企业负责人,“企业一直很重视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宣传,偶然的机会我们注意到同为山西的演员李嘉明老师的账号流量不错,便主动联系了他的商务。”沙先生说,“之后和他的商务谈妥,支付一万元坑位费,由李嘉明老师直播带货我的一款山西陈醋。”据沙先生介绍,3月15日下午4点,李嘉明直播间开始带货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共带货41个店铺的45个产品,其中沙先生家的山西陈醋正常的5分钟时段仅售出8单,之后又返场介绍了3分钟,无新增销量。“我和对方商务沟通善后方案,看李嘉明老师的短视频流量还不错,希望可以在短视频挂上产品链接。但对方商务称那得另收费。”沙先生称。
在旭日阳刚-王旭的直播间内同样有商家支付了坑位费,却没有换来任何销量。李先生是某白酒品牌方,曾于2023年双十一前和对方商务代理建立联系,随后支付了1万坑位费,并于11月17日由王旭在他的账号下进行直播带货。“整场直播,我家的白酒仅卖出去了1单,最后还退货了。”李先生说,“在最初谈合同的时候,想让对方把保销量条款写进合同里,但对方说是制式合同没法修改,让我相信王旭的带货能力,当时的直播协议也就没写保多少销量。但也不至于1单都没成交吧。”据李先生称,后续他和对方沟通如何善后,但至今也没有结果。
此外,2023年11月有媒体报道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的直播间(出演电视剧《大宅门》《神医喜来乐》等)在收取商家3.3万元坑位费直播带货,却仅销售了65元的木耳一事,引起网络热议。对方直播间商务代理中影广联在回应此事时称,已按照合同履行。合同权益中没有保量,商家可以走司法程序。
图片
李嘉明直播商务合同,约定出单750件,但当日仅售出8件
刷单做数据,上百万的销售额,实际销量却是0
采访中,这些商家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当初之所以会相信这些明星直播间能够帮他们品牌推广,完成销量的攀升,是因为在和对方商务沟通时,对方确实拿出了不错的销量截图。“而且我也观察过,他们这些明星账号发的短视频流量和粉丝互动都挺不错。被蒙蔽误导,以为他们的带货能力也会不错。”一些商家说,“直到后来才发现,有些直播销量是刷出来的数据。”
其中一位商家介绍在自己品牌商品所参加的李玲玉4月15日的那场直播刚开始没多久,就发现了端倪。“直播是下午快4点开始,我一直盯着销量数据,李玲玉老师前面介绍的商品几乎就没人购买。但令人奇怪的是,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介绍的两款服饰类商品,销量却唰唰地往上涨。”
据商家向华商报大风新闻提供的4月15日李玲玉直播间数据统计显示,当天直播从下午3点54分开始,并于7点28分结束,共上架44款产品总销售额为101.9万余元。其中被商家们发现存在刷单的两款服饰类商品,显示未进行讲解介绍,但仅这两款服饰的销售额就达101.5万余元。
图片
数据第三的为9.9元的一款牙线盒销量25件。其次为30枚生鲜鸡蛋销量12件、炸鸡套餐(空气炸锅半成品)10件。其余商品销量均为个位数,及21件商品销量为0。“我当时发现该直播间出现了刷单情况,就紧急和对方商务联系,要求他们不要上我的商品,但对方没有回话,直到直播结束后才寥寥地说了句太忙了没注意手机。”这位商家说,“我的产品当天在直播间销量为0。”
“直播间的这个数据统计是可以刷的,销量其实是在播期间的下单数据,只统计加法不统计减法。”商家们解释道,“比如下单后,再退单,或者商家不发货是不会在销售数据上进行减法。”
5月1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查看了该短视频平台李玲玉账号,由于前端只显示30天内的直播商品公示,正好能查看4月15日的那场直播。这场直播销售最火爆的系一款售价490.9元的针织连衣裙,维权商家向记者提供的直播数据,该服饰直播时销售1019件,销售额为50余万。然而点击后显示该商品已被抢光,但销售显示为0。其次另一款售价528.8元的针织上衣开衫配百褶,维权商家向记者提供的直播数据,该服饰当场销售965件,销售额为51余万。然而点击后同样显示该商品已被抢光,但销售显示为0。
“这个0就是实际直播后商家发货的数据,所以直播时这两款产品显示卖爆了是通过刷单伪造的数据。”一位参加这场直播的商家解释道,“我的产品,后台系统中在播时是2件,你现在点进去看我的那款产品也显示的是售出2件,这场直播我确实只卖出两件。代表这是真实数据。”
更让记者商家奇怪的是这两款服饰均来自一家名为ZHONGK服饰的店铺,但记者却无法通过该短视频平台的搜索引擎直接查找,随后记者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了这家店铺,显示为铜牌店铺,已售出106件,持续经营小于120天,该店铺显示未上架任何商品。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李嘉明直播间3月15日直播间销量第一的是一款价格为498的男士西服外套,直播数据销量492件,销售额为24万余元。当场该直播间共43款产品总销售额为24.7万余元。也就是说其余42款商品仅售出7000余元,其中39款商品销售量低于10件,19款商品销量为0。更为“巧合”的是,所谓卖爆的男士西服外套,也来自这家名为ZHONGK服饰的店铺。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户质疑,该店铺的这款服饰疑似在李玲玉4月15日直播进行刷单
追踪报道:大风调查 | 花钱找明星直播带货却带出0销量?涉事公司及明星经纪人回应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谢涛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