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一中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因将校名说成“牛马一中”引发争议,校长当场发飙并收回优秀证书。
2.舆论认为校长缺乏幽默感、网感,与学生有代沟,过度敏感、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3.然而,分析完整发言,李元昊并非攻击学校,而是希望同学们不要只留下“牛马一中”的印象。
4.事件反映出学校规训作风问题,学生可能因恐惧权威而避免挑战。
5.除了对校长的批评,牛首一中的外号也值得学校全体教职员和更大范围内的其他学校反思。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丁阳
这里是腾讯新闻教育频道“教育一周洞见”栏目,每一期将就过去一周内的教育热点话题、政策风向或人物观点展开分析评论。
这一周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是“牛马一中”。
简要回顾下事件。7月27日,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一中的2024届毕业典礼上,一名初三毕业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将校名说成“牛马一中”,结果校长当众发飙,不仅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还收走了该毕业生的优秀证书。视频传到网上,引发极大争议。29日,樊城区委宣传部表示,学校已将该学生的优秀毕业生证书归还给本人,同时责令学校及当事校长作出深刻检讨。
舆论针对校长的批评,许多集中在认为其缺乏幽默感、网感,与学生有明显的代沟,过度敏感、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一些网友设想,校长应该顺着学生的自嘲,灵活应变,比如鼓励大家“像牛一样埋头苦干,像马一样奔腾奋进”,这样的话,本还可以“成为一段佳话”。还有媒体表示,舆论不必对校长口诛笔伐,认为校长只是“没有跟上互联网的步伐”。
仔细看完了毕业典礼的完整视频,笔者认为,以上论调可能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名叫李元昊的毕业生,在台上说出“牛马一中”这种话,的确是颇有勇气的,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攻击学校。从完整发言来看,他抛出这个词,很可能是因为该校学生普遍自嘲过自己所在的学校是“牛马一中”——毕竟,校名就有个牛字,“牛马”又是一个流行热词,加上学习又苦又累——李元昊认为这反映了“你们都非常恨这所学校”。但是,他的落脚点,恰恰是不希望同学们对母校只留下这个印象,“但是你们要明白,这是我们挥洒了三年汗水的地方。你们希望离开这里吗?”
台下的校长,只要认真听了李元昊的发言,应该感受到的,是他流露出的对学校的不舍与感激才对。
但李元昊没想到的是,“牛马一中”“你们都非常恨这所学校”这两个表述,把校长惹毛到什么样的程度。
这位洪校长的回应,并非一开始就那么激烈,而且讲话也是有技巧的,刚上来的时候,就顺着“牛马一中”的说法,说“像牛马一样辛苦付出了三年,目的是为了以后你不像牛马那样,劳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接着讲了一些大概是预定要讲的关于奋斗与回报的话,然后下去了。
不过,之后到颁奖环节的时候,洪校长又重新上台,当着优秀毕业生的面开始讲话。这时候的讲话才可以看出,洪校长是如何憋不住这口气,把事态升级,给予李元昊严厉的惩戒。
洪校长先是严厉谈论了什么是优秀,在他看来,优秀最重要的就是要感恩,要懂做人,讲了一大段这个道理后,图穷匕见,矛头直指李元昊——
“李元昊,你没有资格说牛首一中是牛马学校”,“李元昊给我下去,收起他的优秀证书”,洪校长当着全体师生的面收缴了证书,把李元昊轰了下去。
这样的羞辱还没有结束。洪校长继续表示,前几天6个清华北大还来学校感恩,你“小小的”“稚嫩的”李元昊有什么资格调侃学校?这种姿态,已经对李元昊构成相当大的压力。
这也还没完,接下来洪校长继续毫无逻辑地上升到国家层面,连续质问被轰下台的李元昊。完全可以想象,面对这种指责,李元昊恐怕不只是感受到压力,甚至是感到害怕与恐惧了吧。
仔细琢磨整个过程,还可以发现更多不对劲。比如,收缴优秀毕业生证书,完全就洪校长一句话,完全不考虑是否有规则和程序;比如,洪校长多次在讲话过程中要求学生鼓掌,“为我鼓掌”,鼓掌声音不够大还不行,“全身(动起来)!”“更加热烈!”——这都是典型的控制欲和家长制作风。这也是强调感恩,以及羞辱、严惩李元昊的逻辑所在——决不允许有人敢于挑战权威,学生必须服从权威。
而这,才是“牛马一中”事件更加本质的、更加值得担忧的问题,这比校长“缺乏幽默感”、“与学生有代沟”要严重得多。
或许洪校长会认为,这种规训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要的,不遵守规训,就无法成材,将来说不定要后悔,所以这是为学生好,讲话时才如此理直气壮。但这真的是教育应该呈现的面貌吗?这真的是教育者应该传递的理念吗?教育者难道不希望学生能够自发地感恩学校吗?
洪校长不应当感到恼怒,而是应该庆幸,在这种规训作风下,依然有人有勇气讲出实话,讲出学生们自嘲为“牛马”的不满、乃至愤恨。如果他还有机会继续当一个教育者,应当趁机反思下,以后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学生。
至于牛首一中,这“牛马一中”的外号,是摘不掉了。有道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这个外号也值得学校全体教职员去思考,乃至于更大范围内的其他学校、教职人员去对号入座。学生们自嘲为“牛马”、乃至于“恨”自己的学校,这真的是一个可以容忍的状况吗?
往期内容:
叫停“无意义值班”是教师减负第一步,还要让“点赞”“投票”远离校园
“查分很happy,一看排名哭唧唧”,中考远比高考更残酷?
硕士就业输给本科生,家长深夜排队给孩子报中专丨教育一周洞见
一批新增,一批撤销,志愿填报专业怎么选?
今年又是“史上最难高考年”?历年高考的录取数据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