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加拉国女总理哈西娜因反对公职配额制的示威活动而逃离首都达卡,前往印度境内。
2.示威者冲进哈西娜的官邸“达卡人民之家”,大肆抢劫和破坏。
3.孟加拉军方宣布组建临时政府,并承诺尽快举行大选。
4.哈西娜曾两度担任总理,推动孟国经济持续增长,关注民生问题,采取中印“平衡外交”策略。
5.由于财政崩溃和通胀高企,孟加拉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挑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孟加拉国女总理哈西娜的出逃多少让外界感到有些意外。
过去几个星期里,孟加拉国反对公职配额制的示威愈演愈烈,哈西娜最初希望采取强力手段平息局面,但未收到良好效果,反而激化了矛盾。
所谓“公职配额制”,是指孟加拉国法律规定将30%的政府职位分配给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中退伍军人的家属——这些人大都与哈西娜所在的人民联盟党存在密切联系。
孟国的青年群体对此非常不满,逐渐由抗议政策改为质疑大选结果,并要求已连续执政15年(总执政时间20年)的哈西娜下台。
根据孟加拉国《曙光日报》的讲法,面对巨大压力,原本处于中立位置的军方向哈西娜做了最后通牒,要求其辞职。
76岁的哈西娜迅速接受了这一要求,和其妹妹一起乘坐军用直升机逃离首都达卡,辗转至印度境内,据说最终将前往伦敦。
在她飞往印度之际,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冲进了其官邸“达卡人民之家”,大肆抢劫和破坏,混乱的局面至今尚未平息。
与此同时,军方宣布组建临时政府,承诺尽快举行大选。
接下来让我们试着回答这场风波中的几个问题。
1、哈西娜是谁?
哈西娜是孟加拉国“国父”拉赫曼之女,其家族在孟加拉国长期执政,具有神圣的政治光环和充沛的政治资源。
哈西娜曾于1996~2001、2009~2024两度担任总理,任内推动孟国经济持续增长。
独立之初,孟加拉国被联合国划分为最不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哈西娜第二次执政以后,孟国经济进入快车道,自2011年以来长期保持在6%以上。
哈西娜本人高度关注国内民生问题,以弹丸之地养活了1.7亿人口,外交领域也十分灵活,跟印度、中国、西方、伊斯兰国家均保持不错的交往。
抗议者躺在哈西娜卧室的床上,只能说卧室稍大一点,看不出有什么奢华之处。
抢劫总理官邸的抗议者。
2、哈西娜为什么逃亡印度?
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关系非常复杂。
众所周知,孟加拉国其实就是原来的东巴基斯坦,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帮助孟加拉国的独立派成功建国,肢解了巴基斯坦。
在很大印度人眼中,孟加拉国获得独立与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胜利基本可以画等号,一些印度学者甚至称“是印度创造了孟加拉国”。
正因如此,印度曾尝试深度干预孟加拉国内政,一度想着派公务员“管理”孟国内事务。
这一来二去便引起了孟加拉民族主义者的反感,就在近期,还爆发了孟民众“抵制印货”“印度滚出”的运动。
作为出身政治世家的老牌政客,哈西娜深知不能得罪强大邻国,于是其任内弹压“反印派”,采取中印“平衡外交”策略,经常前后脚访问新德里和北京。
实际上,就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21日,哈西娜刚刚访问过印度,成为莫迪开启第三任期以来首位访印的外国领导人。
而作为平衡外交的一部分,哈西娜7月初又访问了中国,两边不得罪。
哈西娜与印度总理莫迪。骚乱发生后,印度高度关注事态变化,并表示将为哈西娜提供安全通道。
3、哈西娜下台的真正原因
一个政权的崩溃首先是财政的崩溃。
国家工作往大了说千头百绪,往简单了说无非是财政经济、人事组织、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几块。
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主要是大国在玩,对于大多数中小国家来说,它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科技、经济实力去打造一支像样的军队,一到乱世就会沦为殖民地、扈从国。
剩下的财政经济和人事组织两大块工作,前者属于“做蛋糕”的步骤,后者属于“分蛋糕”的步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这个角度看,大多数中小国家的政府其实只需要做好一项工作便罢——搞钱。
自2020年以来,地球村里破产并陷入混乱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像早些时候的斯里兰卡,其民众骚乱、总理出逃的剧本与孟加拉国几乎完全一致;其他诸如老挝、马尔代夫、埃及、突尼斯、阿根廷、印尼、巴基斯坦等,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根据孟加拉国《商业标准报》今年4月份的报道,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财年第二季度孟经济增速放缓至3.78%,为近三个季度以来最慢增速,作为经济支柱的出口制造业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高通胀(月平均通货膨胀率9%以上)带来的公用事业成本上升让孟加拉国居民和企业苦不堪言,特别是电力和天然气相关的成本,上半年屡创新高。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中心。
孟加拉国吉大港街景。
回顾人类历史,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自由贸易极大发展的阶段。
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中,任何有一技之长的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
中东国家靠开采石油致富,斯里兰卡靠搞搞旅游业赚钱,荷兰可以卖光刻机,澳大利亚可以挖铁矿石、卖奶粉……
即使家里什么都没有,依赖廉价的人工成本,孟加拉、越南、印尼等国也可以搞一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创汇。
通过发挥所长、找准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一个国家很容易被卷入滚滚向前的发展洪流中,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时代。
全球化分工中,具体国家和个人只需做好本职工作,便可以用上硅谷工程师开发的app,穿上越南女工生产的廉价服装,喝着澳洲纯天然的牛奶……
一切都那么美好。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政客意识到其世界霸权有被全球化浪潮稀释的风险,尤其在俄乌战争的催动下,全球化大船骤然掉头。
此时此刻,如果说手握能源、粮食两大底牌的俄罗斯不太害怕制裁,那像孟加拉国这样强烈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别说制裁,只要贸易保护主义稍微抬头,就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IMF的预计,未来几年间或将有70个国家出现债务违约,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演变成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那样——通胀高企、财政崩溃、政局动荡。
换言之,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存在混乱的可能性,这势必将深刻影响今后若干年的地缘政治格局。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混乱是阶梯固然不假,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秩序的崩溃也意味着凛冬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