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0

评论

收藏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走进大、中、小学校,他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牢记嘱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弘扬教育家精神等重磅文件相继出台,系统谋划破解教育重点难点问题,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强国建设新动能。
图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新格局加速构建。这个学期,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统编教材,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时代以来,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优势,让学生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中,点亮理想灯塔。与此同时,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加强劳动教育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不断深化,让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图片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 刘宁:我们学校创新研发了“五育融合”智慧评价体系,从健康、科创、艺术、实践等多个维度考查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孩子们既具备科学精神,又提升人文素养,厚植文化自信。
科教兴国,人才兴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增强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能力,高等教育正在着力优化布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今年,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布点大幅增设,2012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增加310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新专业。加快拔尖人才培养,我国正汇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头部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力量,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专区建设,职业教育正推动建设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的产教融合新格局,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
图片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原始创新和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广大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成保院士团队,联合中电科9所,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实现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自主可控,极大满足了民用航天、轨道交通、通信等国民经济主战场及国防重点领域的重大需求。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蒋成保:我和团队坚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拔尖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应有的力量。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了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改革齐头并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路上,阔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