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2

评论

50

9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220名产业工人“上清华”了! 新一批大国工匠正在培养中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首次启动了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将他们打造成一批新的大国工匠。目前,他们正陆续来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培训。
这堂由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教授等业界学界大咖亲授的课有什么创新之处,产业工人们在这里又有哪些收获?来看产业工人们的“清华课”。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早上八点半,清华大学的教室里,一场开题汇报正在火热开展。开题的学生不是在校生,而是5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产业工人,他们也是第三批来到清华大学学习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图片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汤海威:生平第一次能够坐到清华大学,我们国内最高等的学府教室里面,也是非常荣幸。
图片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我以前只能站在清华大学校门口合影,觉得这是个神圣殿堂。我们很多时候开玩笑说,这是人生在学业上的一个梦想吧。
图片
今年38岁的唐仁杰,是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无线电装接工,拥有15年一线工作经验,此前他已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四川工匠”等荣誉,谈到参加大国工匠培育的课程,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务实”,他在开题汇报时阐述的创新攻关课题正是源于他工作中的“难点”“痛点”。
图片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目前航天电子元器件 ,怎么用自动化生产,这个困扰我很长时间。老师给我们讲,当时他们团队在数控机床攻克的过程中,突然遇到瓶颈,精度很难实现。最后他们想到了一种办法,就是退到前端,绕过当前的瓶颈技术,最后实现了这个目标。这个给我启发很大。当遇到技术瓶颈,很难突破的时候,需要我们去换一个思维,换个思路去思考。
图片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张建富:通过了解他们提出的工程问题,去提出要如何解决背后的技术问题,可能有一些也上升到理论的方法、科学的问题。
图片
除了接受理论导师和技能导师的专业指导,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一周里,和不同行业的工匠们一起学习交流,协同开展项目攻关也让唐仁杰很有收获。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有句话,打败你的不是同行,可能是跨界。有些时候在一个行业一直走走走,走到死胡同可能就突破不了了,但是突然一下,通过跨界交流的方式,好像哪儿打开一扇窗,给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
图片
后续他们还将持续参加线上、线下学习,联合攻关一批行业企业技术难题。
图片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 大国工匠培育工作项目负责人 张忠义:不光是学习,更重要的是他跟我们的学员们,老师们进行联合课题攻关,要输出成果。下一步就要配合着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帮助和扶持中西部的一些企业,进行他们的科技攻关。培育大国工匠的意义,不光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成长,还是要影响更多的人。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董良言)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4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