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1

评论

27

1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结婚要花10万给前夫做法事烧“婚床”?女友消失,男子醒悟后报警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86字,阅读需4分钟

1.王先生的女友李某要求他出10万元给其前夫做法事烧“婚床”,否则不能结婚。

2.王先生怀疑李某的动机,但考虑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终转账10万元。

3.然而,李某在收到款项后消失,王先生报警。

4.警方调查发现,李某以虚假身份在多家网络平台发布征婚广告,骗取多名被害人共计13万余元。

5.和平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我相信这是缘分,

她就是我的真命天女。”

“她要求我出10万元给其前夫烧‘婚床’,

不然不能结婚。”

“她说我不能去现场,

怕‘冲撞’了我,对我不好。”

“我觉得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她还怕我担心,

陆续发来了一些做法事的现场视频。”

这些话怎么看,“她”都是一个温柔体贴、懂事且为他人着想的女子。近日,王先生的女友李某要求自己出10万元给其前夫做法事、烧“婚床”后莫名消失。王先生报警后,警方根据相关线索,查清了事实真相,原来是一场披着“神秘外衣”的“定制骗局”。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某犯诈骗罪向和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王先生单身多年,在某网络交友平台上看到一则征婚广告,称自己单身貌美,拥有多处房产、珠宝店,并附有联系方式。

王先生觉得“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既然能被自己遇见,那就是缘分使然,此人必定是自己的真命天女,后依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与发布征婚信息的李某取得了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很快确定恋爱关系。

“害怕配不上她。”王先生从李某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其有不少豪车豪宅,顾虑自己配不上李某,便将此想法告知李某。

李某表示自己不缺钱,看上的是“王先生这个人”,并寄给王先生一些价值不菲的礼物,王先生渐渐相信,李某“不图钱图人”,也想与其有未来。

随着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就在王先生沉浸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喜悦中时,李某却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

“她说前夫前几年得病去世了,再婚前要为前夫做一场法事。”王先生介绍,李某告诉自己其现在的财产大部分都是前夫留下的,如今自己和她结婚就能够使用这些财产,为对其前夫表示感谢,想让自己为李某前夫做一场隆重的法事,为显诚恳,李某特意要求自己出资10万元为其前夫烧“婚床”,并表示如果不做法事她决不能再婚。

想办婚礼就必须先做法事。王先生觉得这种说辞十分荒谬,可看到李某十分坚持,并且态度十分诚恳。王先生觉得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便答应了女友的要求。

“她说让我把10万元转账给她,我不能去现场,因为这是为前夫做法事,怕我去有‘冲撞’,对我不好。”王先生说,李某说得神乎其神,自己也就愈发得相信,前前后后转了10万元钱用于法事。

后来女友陆续发来了一些做法事的现场视频,可还没等王先生察觉异常,竟发现自己经被拉黑了,对方的电话也变成空号,王先生这才意识被骗报了警。

案件移送至和平区检察院后,经审查发现,被告人李某以虚假的身份信息在多家网络平台发布征婚广告,分别结识被害人王某、刘某等人,虚构个人身份及职业,谎称其本人丧偶且拥有房产、珠宝店等资产,骗取被害人信任,假借恋爱、结婚名义与被害人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交往,用需要给自己死去的前夫做法事、置办喜床、布置婚房等理由,先后骗得两名被害人人民币共计13万余元。

和平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和平区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做法事这类迷信活动并不具有科学依据,切勿盲目轻信。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在没有跟本人见过面,确切了解本人的真实情况前,更要加倍警惕。在从未见过面的情况下,发生大额资金往来都是十分可疑的行为,要时刻牢记不转账、不扫码、不填任何认证信息,保持头脑清醒,擦亮双眼,避免落入陷阱给骗子可乘之机。

来源:法治日报全媒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