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

评论

6

1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北洋军阀兴衰史——新直系强势崛起,皖系为何不堪一击?

此文带各位看明白,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新直系,是如何在冯国璋下台以后强势崛起,并在短短2年之内颠覆了段祺瑞旧皖系势力。

这事,得从曹锟聊起。

1917年11月,冯国璋和段祺瑞在关于“南北统一”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段主张“武力统一”,冯国璋则希望“和平统一”。

为了给段祺瑞施压,冯国璋指示手下的“长江三督”发表联名通电,主张去南北和谈。

“长江三督”的首领、江苏督军李纯悄咪咪的找到了直隶督军曹锟,希望他在联名通电上署名,变“长江三督”为“直系四督”。

为什么会找到曹锟呢?

因为这哥们不仅是直隶人,是冯国璋的同乡,两人还是多年同窗、旧友。

最主要的是,曹锟跟了袁世凯二十多年,职位始终停留在北洋第三师(原北洋第三镇)师长上,对冯、段之争很少有过旗帜鲜明的态度,也就是在刚刚过去的张勋复辟之后,才被段祺瑞拉拢,成为直隶督军。

说白了就一句话,此人非直非皖。

图片

曹锟既不想得罪段祺瑞,也不想得罪冯国璋,于是对李纯的提议给了个不置可否的态度,既不否认,也不肯定。

于是李纯就把这种态度当成了“默认”。

1917年11月18日,“直系四督”发布通电,提议南北停战议和。

这份通电给了段祺瑞当头棒喝,前方战场失利,后方“直系四督”主和,段祺瑞只好请辞。

1917年11月22日,段祺瑞政府再次倒阁。

曹锟这下慌了,他没想到自己的“不置可否”给老段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于是赶紧私下联系段祺瑞:

“18日主和通电是李纯等人拟定擅自发出的,并未经我同意,我对此不负责任。”

段祺瑞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曹锟既然可以被直系利用,那自然也可以被我皖系利用,于是派徐树铮去拉拢曹锟。

如前文所述,徐树铮给曹锟开出了“副总统”的条件,最终将曹锟成功拉入皖系。

也正是这一许诺,为后来曹锟的独走以及新直系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曹锟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12月2日,徐世铮联络各省督军在天津开会,以曹锟领衔,参会的九省三区督军会后通电全国,概括下来就一句话:

将战争进行到底,直至南北统一。

代总统冯国璋只好让步,批准了讨伐令,曹锟为南征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两湖宣抚使,与第二路张怀芝、张敬尧所率部队分两路进攻湖南。

其中麾下的吴佩孚为第三师师长兼任前敌总指挥,由鄂北开往鄂南,直击湖南。

大胜!

图片

一系列操作最终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了两个结果:

第一,冯国璋任期满下台。段祺瑞于第二年3月22日复出,就任国务总理。

第二,被皖系拉拢的奉系进入关内,染指中原,两年以后,直皖之争变成了直奉之争。

然而就在这时,曹锟得到了两个让他暴走的消息:

第一,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

第二,由徐树铮接替曹锟,任直隶督军!

注意,湖南,是曹锟嫡系吴佩孚打下来的,原直隶督军,是曹锟!

辛苦到底,敢情自己被当枪使。

曹锟怒了。

1918年4月份,曹锟辞去两湖宣抚使,同时命吴佩孚以修整为名,停战北上直隶,意在巩固直隶地盘。

需要特别交代一句,曹锟原本手底下只有一个北洋第三镇,即后来的第三师,眼下手里的七个混成旅,都是他在直系督军任上扩编的,也就是说,直隶,是他的大本营。

曹锟和吴佩孚的举动,让段祺瑞彻底慌了,他素来看不起这个布贩子出身的曹锟,但是前线的胜利主要是吴佩孚打下来的,现在曹、吴北撤,不仅前线局势要被逆转,搞不好自己还要挨打。

于是段祺瑞和徐树铮先后跑到汉口,表示绝无抢夺直隶督军的意思,请曹锟继续战斗!

曹锟不为所动,不过也仅仅是暂时不为所动。

五月底,曹锟回到天津,并计划在六月份,再一次召开督军会议,商讨南北停战议和事宜。

段祺瑞急眼了,再一次派徐树铮找到曹锟,表示先前承诺的“副总统”一事仍然有效,决不食言!

希望曹锟在督军会议上能够继续主战,一鼓作气荡平南方!

曹锟又又一次心软了,不仅如此,就在督军会议筹备期间,总统府高等顾问、陆军上将、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被徐世铮暗杀了。

皖系的心狠手辣,让曹锟以及各省督军心有余悸,于是,原定的“商讨停战撤兵”议题换成了“拥护徐世昌为下届总统和继续对南方用兵”的决议。

6月23日,段祺瑞给曹锟开出了“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四省经略使”民国最大地方官职,希望曹锟亲自出马,在此领兵南下。

但是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曹锟这一次哪也不去,就在天津,等待“副总统”人选的落地。

而前方的总司令张怀芝,又指挥不动副总司令吴佩孚,前线战事陷入停滞。

图片

不仅如此,吴佩孚还在前方联络各方势力,准备继续“倒皖系”!

7月31日,段祺瑞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表示“副总统”之位,应该留给南下作战有功之人。

诸位以为这是继续拉拢曹锟?错了,这话的另一次意思是:

如果奉系张作霖愿意南下作战,副总统也可以留给张作霖!

迟钝的曹锟总算是明白过来了,你不打,自然有人替你打,“副总统”的位置,你不竞争,自然有人来跟你竞争!

曹锟一气之下,跑回大本营保定,并公开批评段祺瑞。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就任大总统。冯国璋彻底下野,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而由于吴佩孚的停滞不前,于护国军的交战也陷入不利,再加上段祺瑞的对日“西原借款”被舆论抨击,段祺瑞再一次辞职下野,转而退居幕后遥控指挥。

但是他指挥不动新总统徐世昌,徐世昌虽然倾向于支持段祺瑞,但他却反对“武统”,而且加上担心自己被曹锟牵制,反对由握有兵权的曹锟继任“副总统”。

而支持冯国璋的势力,自然也希望冯国璋出任“副总统”,所以不支持曹锟。

曹锟的“副总统”梦最终成为泡影!

于是,伴随着冯、段“新府院之争”的结束,新的力量开始凝聚,最终形成了新的以曹锟为首的直系势力。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鏖战,由于中国也是对德宣战国,所以在这个参战的旗帜下,也是为了直接掌握拥有一支独立于地方督军的武装,参战督办段祺瑞开始组建“参战军”,到1919年6月份,参战军已经有三个师外加六个混成旅,总兵力达到七万多人。

到这里,段祺瑞才算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队,但此举也引起了直系和奉系的警觉。

在这之前,北洋最有实力的,当属直系曹锟和奉系张作霖,皖系虽然阵容庞大,但总体兵力分散在各地的督军手中,真打起来,人家愿不愿意离开本省参战,还要打个问号。

原本曹锟和张作霖不算和睦,早前奉系曾拦截过调拨给直系的军械,后来徐树铮又将“副总统”先后许诺给曹锟和张作霖,但现在直隶一带横空出现了数万参战军(后改名边防军、国防军),直系不能北上,奉系不能南下。

于是,直系和奉系很快就“团结”到一起了。

新直系和奉系的联合,促使双方控制下的直隶、江苏、湖北、江西和奉系控制下的奉天、吉林、黑龙江七省结成新的“反皖同盟”。

不仅如此,前线休息了一年多的吴佩孚也决定跟护法军议和,撤军北上。

与此同时,原本支持护法的西南军阀,也在跟吴佩孚议和以后,加入“反皖同盟”。

加上护法战争本来就是以段祺瑞拒绝回复《临时约法》为目标,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护法军政府也主张倒段。

“反皖同盟”也由8省扩大为13省。

图片


段祺瑞有点慌,于是又又又一次派人联络曹锟,还是以“副总统”为条件,换取吴佩孚不要撤防北上。

这就说明,段祺瑞是真的没有别的筹码了。

曹锟已非“昔日阿曹”,面对说客,曹锟慢悠悠的说:

“我相信国会有这个能力,也相信芝泉兄此次的诚意。倘使倒回半年,我会接受芝泉兄的好意。如今世事变迁,我能守住脚下这块地盘就已经很不错了。”

1920年6月份,吴佩孚率军撤回中原,由于原先直隶的兵营已经被“边防军”所占,部队只好在保定、天津一带展开,此时奉军也开始南下,向京畿一带展开兵力。

与此同时,“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徐树铮也回到北京,双方在京畿一带形成密切对峙。

这已经是不得不打的信号了。

图片

7月4日,直系迫使总统徐世昌撤销徐树铮西北边防总司令职务,段祺瑞大怒,又强迫徐世昌于7月8日给予吴佩孚撤职处分。与此同时,直系皖系双方进入总动员状态。

7月初,皖系在团河成立“定国军”(西北边防军改名),直系在天津成立“讨逆军”。

由于“定国军”是最晚编成,装备最先进,战斗力名义上最强,段祺瑞胜券在握。

然而7月13日,张作霖通电全国:

“派兵入关参加助直倒皖战争”。

没等段祺瑞再搞什么暗箱操作,14日,直皖战争在京畿一带爆发!

抛开双方的盟友,直系和皖系的真实兵力对比如下:

直系,5.5万人。

皖系:7万人。

隐藏在这组数据背后的因素是:

直系刚从前线回来,皖系新编军队还没打过仗!

原本以为双方要大战个三百回合,没想到四天就全部结束。

第一天,皖军主动进攻,败,一夜之间狂奔三十里。

第二天,直系主动进攻,俘虏皖军前敌司令曲同丰。

第三天,奉军出现在皖军背后,皖军全线崩溃。

第四天,直军、奉军全线出击抓俘虏。

17日当天,徐树铮化妆逃回京城,不久潜逃日本,19日,段祺瑞引咎辞职。

直系大获全胜,北洋政府落入直奉同盟手中。

这是北洋各派内部的第一战,也是段祺瑞安身立命的最后一战。

段祺瑞的风光从此不再。

某种意义上来说,控制民国四年之久的皖系就此倒台,民国从此进入直、奉对抗的新时期。

皖系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主要原因是:

直系曹锟的嫡系军队,是以北洋第三镇为核心,该部队自从曹锟成为都统以后,历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始终跟随曹锟,凝聚力比较强,且自护法战争以来,长期在南方前线作战,加上吴佩孚本人的指挥有方,战斗力最强。

在整个护法战争中,南方战线基本败少胜多,也就吴佩孚带着第三师参战以后,前线才开始稳定,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第三师的实力。

所以本质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刚刚组建的中央军和久经沙场的地方军之间的战争,孰强孰弱,早已注定!

我们还需要清楚,皖系看似强大,其实段祺瑞之所以能够控制北洋政府,主要来自于地方督军的支持,这种支持常常是以通电的名义昭告全国,大家在某种道义上结成一个不出血本的同盟。

就好比段祺瑞一直叫嚣“武力统一”,却始终掏不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打赢南方,而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居然还是直帮他打的。

这就很值得深思。

皖系虽然倒了,但北洋的混战并没有结束,从直皖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起,或者说,从打扫战场那一刻起,直系和奉系的矛盾,就开始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