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经济学人》| 欧洲多锂,开采难启

图片

题图:The Economist


编译 | 未来学人

来源 | 经济学人


欧洲的锂储量虽不及澳大利亚、中国和智利,但仍占全球储量约5%。然而,欧洲目前几乎不生产锂,而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系统的关键材料。欧洲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精炼锂。

欧盟正致力于改变这种依赖状况。去年五月生效的《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设定目标:到2030年,欧盟至少10%的锂需求(及其他关键原材料)应来自国内资源。该法案同时规定,任何单一国家的供应份额不得超过年度消费量的65%。从表面看,考虑到欧洲未开发的储量,这些目标似乎并不难达成。实际上,10%的生产目标可能过于保守,因为欧洲的锂产能有潜力满足该地区一半以上的需求。

然而,在欧洲开采锂并非易事。锂主要蕴藏在硬岩矿床中,需要建设大型露天矿进行开采,这不仅污染严重、耗水量大,还会产生大量噪音。多个计划中的项目都遭到“邻避效应”群体和环保组织的反对。

以塞尔维亚为例,该国西部贾达尔谷地藏着丰富的锂矿。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在此推进项目已逾20年,但进展时断时续。2021-2022年的民众抗议迫使政府撤销了力拓的许可证,直到2024年7月重新评估后才得以恢复。政府表示该公司可能在2026年开始建设,但这必将引发新一轮强烈民意反对,可能再次阻碍项目进展。

葡萄牙北部巴罗索地区的项目同样困境重重。英国矿业公司萨凡纳计划开设四个露天矿,预计年产量可供5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所需。但项目所需的大部分土地归属当地社区,而社区拒绝出售。难怪投资者对这里以及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和西班牙等拥有硬岩锂矿的国家都持谨慎态度。

除了露天开采,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获取锂。锂也存在于地下热卤水中。以德国莱茵河谷的Vulcan Energy公司为例,该公司拥有17个开采许可证,其工艺是从地热泉中抽取卤水,提取锂后将剩余水分回注地下。这种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小,既减少了水资源损失,地面设施也比露天矿更为紧凑清洁。

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受益于一系列补贴和税收优惠,中国在2010年代迅速扩大了产能,向市场投放大量精炼锂,导致价格暴跌,淘汰了众多竞争对手。在当前极低的价格下,只有少数欧洲项目仍具可行性。但这不该成为裹足不前的借口,因为价格不会永远维持低位。随着拉丁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项目规模缩减,全球锂供应过剩的局面将得到缓解。

欧洲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如果欧洲出于战略考虑要生产更多、且成本更高的锂,就必须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虽然有公共资金可用,但分散在各处,且往往由各国政府分别管理,总量可能不足。

其次,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耗时。简化流程固然有帮助,但若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障碍,目前规划阶段的锂矿项目将依然原地踏步,供应自主也将仅存于想象之中。


本文编译自经济学人,采用AI编译,模型训练:讯鸟云服,编辑审校:从林

本文为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作编译,文章观点不代表未来学人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未来学人,读原汁原味的全球报道 

点击👇关注,或搜索未来学人关注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