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你今年流感了吗?
01
报道高峰来袭
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的流感季,终于在今年1月上旬迎来暴发高峰。对高峰的直观感受除了身边越来越多的流感确诊病例,再就是见诸媒体的一篇又一篇新闻报道:
△点击查看报道原文
流感这一健康话题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主流媒体肩负着传递准确信息、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的重要使命。其报道方式和内容对公众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有着显著的引导效果。
但越是公众关心的事件,就越容易引发虚假信息的滋生与扩散,造成公众陷入恐慌或是对风险麻痹大意的不良状态。
今年冬季,很多人觉得流感来势汹汹,席卷全年龄层,流感处于“大暴发”状态。
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今年流感季流感阳性率虽然在一直上升,但始终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近日,有关“人偏肺病毒”会导致眩晕症状的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传闻这是一种未知的新病毒。
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行治疗,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免疫功能不全的儿童等人群,一旦患上流感,无论症状大小,都需格外重视及时就医。
策划和开展流感季的报道,一方面要为公众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避免虚假信息的干扰,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同时积极参与防控。
| 准确呈现官方信息:国家或地方疾控中心、专业医疗机构、传染病学相关科研单位,都是权威信息的发布机构,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了解最新的流感数据、病毒变异情况、传播规律等一手且准确的信息,并在报道中准确呈现,是媒体能给公众提供的最重要的“定心丸”。
| 及时辟谣:密切关注网络上关于甲流的各类谣言,通过辟谣报道及时澄清,向公众解释清楚谣言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
| 客观呈现风险:在报道中既不夸大流感的危害造成公众过度恐慌,也不轻视其严重性导致公众麻痹大意,而是客观、准确地呈现甲流的风险性,让公众对其有理性的认识。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