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1月13日20时19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发生6.7级左右地震。
人们发现日本时不时地就发生地震,2024年发生的6.4级以上的地震至少有5次,即:
1月1日能登半岛地震,7.6级;
4月17日四国岛地震,初测为6.2级,后修订为6.6级;
4月27日小笠原群岛地震,6.5级
8月8日九州岛地震,7.1级;
11月26日石川县地震,6.4级。
日本地震为什么如此频发地震呢?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
首先,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处。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挤压或滑动,导致了地震活动的频繁发生。
特别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两块大陆板块,它们的移动、挤压和碰撞的强度和频率可能高于其他地区。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并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时,两个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会出现变形、断裂等现象,从而产生地震。
第二,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带之一。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因此,日本的地震活动不仅频繁,而且往往具有强烈的破坏力。
第三,日本境内有大量的火山,其中活火山约111座。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因为火山喷发往往伴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实际上,一些地震就是由火山作用引起的,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这些火山地震虽然占全球地震的比例不高,但在日本这样的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四,人为破坏地质力学平衡。人为活动也可能引发地震。例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振动,以及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等行为,都有可能诱发地震。然而,与构造地震相比,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震在数量和破坏力上都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四个原因中前三个为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