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最后一次记者会上为拜登政府的巴以冲突政策辩护,但遭到现场记者的质疑和抗议。
2.记者高呼“布林肯是罪犯”,随后被安保人员强制带离现场。
3.美国政府在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其采取的政策在美国社会引发广泛争议和不满。
4.然而,拜登政府急切认领政治遗产却遗忘军援劣迹,尴尬地宣称停火协议的达成归功于自己的努力。
5.事实上,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口头上“灭火”、行动上“拱火”,是令停火谈判迟迟未达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其任内最后一次记者会,却没能像“老板”拜登前一天那样,平静完成自己的离任前述职,反而是发生了极具戏剧张力的一幕——就在布林肯为拜登政府的巴以冲突政策进行辩护时,一名记者高呼“布林肯是罪犯”,随后便被拖离记者会现场。这一幕背后,凸显舆论对拜登政府此前对于巴以冲突处理方式的不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记者高呼“布林肯是罪犯”,被拖离现场。
这场记者会上,布林肯声称,拜登政府凭借巨大的努力、政治勇气以及妥协,以促成加沙停火协议的达成,并形容协议是具历史性的时刻。不过,记者会的现场,两名记者的呛声,当场戳破在巴以冲突上美国政府的“假面”,像是在提醒外界别忘了拜登政府此前对于巴以冲突嘴上“灭火”实则“拱火”的行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新华社
阿拉伯裔独立记者萨姆·侯赛尼在记者会上批判道,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进行了种族灭绝行为,而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他在座位上高喊:“罪犯!为何你(布林肯)不是身处在海牙国际法庭?”随后,这位记者便被安保人员强制带离现场。
美国“灰色地带”网站的犹太裔记者麦克斯·布卢门撒尔也在现场表示抗议,他指控布林肯的岳父、祖父都是以色列的游说者,现在甚至连他自己本人也向“以色列法西斯主义者”投降。这位记者更犀利批判道:“你为何允许大屠杀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你的政治遗产是种族灭绝,对此你感觉如何?”
美国政府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其采取的政策早已在美国社会引发广泛争议和不满。2024年4月,全美高校爆发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放大了年轻民众对拜登加沙政策的质疑声。示威者呼吁在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美国停止军事援助以色列,还要求校方与对以军火供应商及其他从巴以冲突中牟利的企业切断联系。对于蔓延在美国大学校园的示威事件,《纽约时报》当时评论道,美国大学校园抗议活动会给民主党在美国大选的选情带来挑战。
抗议活动除了高校校园间蔓延,更有大批美国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于去年8月在芝加哥召开时,大批美国民众走上芝加哥街头抗议,表达对美国民主党政府在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的不满。抗议者表示,“我们想对民主党、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说,不要用我们的名义,不要用我们的税款,不要用美国武器来支持以色列。够了就是够了,必须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
此外,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在往届的美国大选中,许多阿拉伯裔美国选民压倒性地支持民主党。但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24美国大选投票中,由于民主党对以色列的战争行为的支持,许多阿拉伯裔美国选民选择抛弃了民主党及其候选人哈里斯。
拜登政府急切认领政治遗产
却遗忘军援劣迹
尴尬!
1月15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刚刚达成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这原本是中东和平的曙光,但居然引发现任总统拜登与候任总统特朗普的隔空“邀功”,他们俩均宣称该停火协议的达成归功于自己的努力。美联社指出,这种行为反映出拜登和特朗普都决心将该协议视为他们总统任期内在中东获得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拜登政府究竟为这份“外交遗产”付出了什么?他真的是促成停火的“功臣”吗?在拜登看来,停火协议就是在他去年5月所提出的三阶段停火方案的“确切框架”下促成的。拜登在白宫表示,“我的外交努力从未停止,以促成此事。”他补充说,“这是哈马斯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黎巴嫩停火后地区格局的变化以及伊朗被削弱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坚持不懈和细致入微的外交努力的结果。”
不过,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多家以色列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在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意停火协议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才使在加沙的以色列俘虏以及被以色列关押的数百名巴勒斯坦囚犯得以释放。
但外界看到的是,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口头上“灭火”、行动上“拱火”,是令停火谈判迟迟未达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拜登的与特朗普的“抢功”言论,好像对美国政府15个月以来向以色列提供军援的事实失忆了。
作为以色列的最重要盟友,美国长期向以方提供武器装备。2024年10月7日,即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在一年间向以色列提供了超过179亿美元的军事支持,创历史新高。此前,有外媒在评论中指出,美国此前几个月中促成停火的努力均告失败,原因就在于华盛顿没有发挥其最有意义的杠杆作用——停止或至少部分限制对以色列的武器供应。
所以无论是拜登与特朗普之间苍白无力的“邀功表演”,还是美国舆论对包括布林肯在内的美国官员的口诛笔伐,其实都是在提醒世人,迟到的巴以停火换俘协议,绝对不应该被视为即将完结的拜登政府的“外交遗产”,而是美国拉偏架与拱火递刀的失败中东政策的明证。
排版丨邱雅彤
编辑丨林潇
审校丨杨颖
监制丨杨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