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所有人讲,当我看到德约科维奇用这样的表现战胜阿卡之后,我就已经把德约科维奇vs兹维列夫这场球的球评标题想好了,叫“扶不起的阿斗:xxx第三次止步澳网半决赛”———没错,我真的不看好兹维列夫,不看好他能够在德约科维奇身体不出任何状况的情况下拿下3盘比赛的胜利。
八强赛兹维列夫就打得跌跌爬爬,别看最后是赢了,但是也是赢在托米保罗自己还没取得什么成绩就有与之不符的莫名其妙的傲慢以及对手没有办法给出对策的天赋优势。
我很羡慕兹维列夫的身体条件,身材高大移动还tm灵活,力量又好。现场看过他打比赛,做出同样的技术动作,兹维列夫就可以用他出色的身体条件打出更炸裂的效果,这一点他比德约科维奇还要出色。但是网球不是得力量者的天下的运动,不然它早就和NBA、橄榄球一样最高水平的对决90%都是老黑对老黑了。
兹维列夫打球总给人一种和冠军近在咫尺,却依然远在天边的感觉。他和鲁内、西西帕斯、克耶高斯这种明摆着浪费天赋、不按照战术布置天马行空地胡乱瞎打不同,兹维列夫的问题在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打开自己的比赛思维,他的比赛思维永远是从家庭那里学来的。
你可以替他辩解他尝试过,没错,我也认同,但是也从未成功过,最后他还是摆脱不了家庭的“舒适圈”,尽管这个舒适圈让他成为了世界最好的网球运动员之一,也帮助他拜托了一次让他阔别赛场半年的伤病和随后大半个赛季的挣扎期。
然而,他没能理解的是,有时候应该去尝试把伦德尔、费雷罗、费雷尔教的东西融入到骨髓里,通过这种方式能帮助他更好地运用和放大家庭带给自己原本就拥有的竞争优势,然而兹维列夫放弃了这样的尝试。
你可以说这样不适合他,但是没准在他心里他就不这么觉得,就像也许很多人不喜欢的索菲亚.托马拉就是适合兹维列夫一样,就像克耶高斯再怎么混蛋也有克斯汀.哈兹这样的女巫匹配得上他———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看见了,兹维列夫一次次地错过机会。
为什么兹维列夫在很多比赛都离更高的舞台甚至是冠军差一口气?因为完全依靠家庭的庇护并不能带给他一颗冠军的心,走出去闯是成就伟大、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托尼纳达尔那么厉害自己的侄子到了30岁也需要莫亚的辅佐帮助他突破瓶颈呢。
当然我希望最后兹维列夫能打我的脸,以至于能打出突破心魔的表现,他也不是打不出来,去年法网决赛第二三盘是怎么生吞活剥阿卡的他自己肯定比我们都清楚。
还是祝他好运吧~
查看原图 1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