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后背肩胛骨缝里莫名的疼痛?这种痛,按不到具体位置,却在举手投足间隐隐作痛。长时间坐办公室或低头玩手机后,疼痛感就变得更加明显了。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一、案例分享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被背痛困扰的患者。这位患者表示,他每次久坐后都会感到右肩胛内侧缘深层疼痛,这种症状已经反复出现了一年多。他还提到,自己经常习惯性落枕,并有按摩背部的习惯,但一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治疗。为了摆脱这种不适,他最后选择来到了我们门诊。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二、详细检查
体格检查:C3/4右压痛明显。
触诊:双侧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紧张。
活动度检查:胸椎活动度尚可,颈椎向左转出现右侧颈部不适,太瘦好转。
X光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6椎体缘骨质增生,其椎间隙见变窄,钩突见变尖,项韧带未见钙化,椎前软组织未见异常。
三、评估思路
患者虽然是背部疼痛,但是检查胸椎活动度尚可,观察体态头前引,颈椎活动度障碍,太瘦好转。触诊时,发现颈椎的软组织异常紧张,特别是右侧后斜角肌,深按压后出现右肩胛内侧缘疼痛,属于症状重现,由此考虑是由后斜角肌引起的肩胛背神经卡压。
四、治疗过程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采用了手法结合MET(肌肉能量技术)的治疗方法,重点松解和激活斜角肌。由于长期久坐后斜角肌会出现弹性下降甚至痉挛,做完治疗后症状消失并且第二天回访时表示没有再次出现疼痛。
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我们还指导患者在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居家锻炼,包括后斜角肌自我拉伸和颈部灵活性训练。这些锻炼不仅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还能提高颈椎的稳定性,预防背痛的再次发生。
颈部旋转灵活性训练
颈部屈伸灵活性训练
五、医生总结
后斜角肌起自颈椎的横突(C4-C6),止于第二根肋骨。肩胛背神经由颈神经根C5发出。
如果后斜角肌因紧张、痉挛或肥厚,可能会压迫邻近的肩胛背神经,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如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的疼痛、无力或其他症状。后斜角肌的异常还可能会间接影响肩胛骨的稳定性,因为肩胛背神经支配的菱形肌和提肩胛肌参与肩胛骨的运动和定位。
总结来说,后斜角肌和肩胛背神经关系主要体现在其解剖邻近性和潜在的压迫影响,特别是在肌肉异常紧张或其他病理情况下。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