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佛山南海:扩大人文经济新领域,提升都市消费能级 | 聚焦南海两会

1月23日,佛山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南海区区长王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南海要扩大人文经济新领域,提升都市消费能级。

图片

2024年,人文经济成为南海新的增长点。南海坚持以人文经济扩增城市容量、激活高端消费、引领产业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积极推动招才引智、新市民融合,技能人才总量增长7.8%,为拼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水上南海”战略逐步展开,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三大品牌活动持续出圈。西樵山景区免门票政策带来游客量超历史纪录,50万学子游南海掀起传统文化研学热潮。“南海菜”声名远播,“开心麻花”全面进驻,本土原创音乐剧《咏春》全国巡演,“广东千古情”演出全年观众量达650万人次,各种音乐节精彩纷呈。南海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36%。紧密结合促消费和惠民生,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超3.5亿元,带动销售额超40亿元。

2025年,南海要扩大人文经济新领域,带动都市消费的能级更高。其中,南海要大力实施“1123”文化工程,加快构建“三带三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服务消费,擦亮“文化福地”城市名片。

图片

为此,南海要做优人文经济布局,深化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运营好文化事业五大场馆,建设好文化产业八大街区,丰富“街、馆、院、线”体验式、多层次文化场景供给。提升文旅品牌“软实力”,大力举办美食、演艺、体育、研学、潮玩、健康等大众参与、喜闻乐见的沉浸式活动。发扬“天下之西樵”的开放精神,深入开展“艺企同行”,举办“寻找最具人文精神企业家”活动,促进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跨界交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福地、湾区圆梦摇篮。

南海要做强文艺商贸产业。深入实施“水上南海”发展战略,争取创建省水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湾区演艺新高地,打造三大演艺消费核心区。发挥广东千古情、开心麻花等龙头作用,持续举办国潮音乐节、青年戏剧节,推出“演艺宠粉”系列活动,拍好《雄狮少年》系列作品,支持创作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演艺精品。建设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打造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促进工农商旅融合,抢抓公园商业新赛道,培育场景体验、城市美学、文化创意、特色美食等融合式业态,促进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南海将做精文旅项目策划。支持文旅招商、强化文旅促销。推动氢能游艇、鹿尔花园等项目尽快投产,力促虎牙欢聚等项目尽快建成运营,吸引更多优质文旅项目落户。以文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平洲玉器街打造“中国翡翠产业之都”。深入挖掘南海美食文化,策划“食客封神”活动,积极申报“粤式茶点之都”,打响“南海菜”品牌。扎实做好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擦亮“微度假·到南海”全域旅游品牌,持续开展“百万学子游乡村”等研学活动。推广文产特派员、文艺家驻村,实施全域“主理人”良壤计划,用文化力量盘活资产、激活资源。

南海也将做实文化品牌塑造。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打响“西樵山文化”品牌,推进“五个一”落地落实,讲好南海故事,塑造经典文化IP。提前启动第三届大地艺术节筹备工作。整合“龙舟+龙狮”活动打造“龙超”品牌,常态化举办赛事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高质量举办国际咏春拳大赛。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赛事服务保障。强化城市营销、产品创新、游客体验,形成爆发式传播效应,让“一时红”变“长久红”。实施“墟游记”品牌塑造计划,打造人文艺术赋能“百千万工程”县域样板。

文 | 记者 张闻 李婷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加载中...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