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14个仓库200多种物品,铁路“大管家”随时为春运备货

“叮当叮当……”早上8点整,清脆的钥匙碰撞声准时在楼道响起,大伙儿都知道,这是张师傅又开始巡楼了。每次在仓库见到张师傅,必能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钥匙圈,上面十多把钥匙叮当作响。

图片

今年55岁的张德民,是北京客运段整备车间的客车备品员,也就是春运的后勤大管家。整备车间有大大小小近20个仓库,14个仓库的钥匙都在他这儿;货架上的200多种物品,每样东西在哪个仓库、哪个货架、数量多少,他如数家珍。

2023年汛期,北京遭遇了“23·7”特大暴雨灾害。夜里11点,已经准备入睡的张德民突然接到电话——要临时增开一辆抢险专列,清晨5点之前随时发车,需要立即准备物资。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直奔仓库。

应急手电、应急灯、扩音器……张德民熟练地打开各个仓库的门,精准地找到具体的货架,拿上东西快速打包装车。不到半小时,他就准备妥当,顺利送走了物资车。刚准备喘口气,电话又来了:“张师傅,应急设备都有电吗?”他轻舒一口气回答:“放心吧,早就充好了。”

张德民说,13年前他刚来整备车间工作的时候,他的师父就告诉他,在这里工作得谨记“认真细致”四个字。打第一天工作开始,张德民就这么做。每年6月1日一入汛,他就会把需要充电的物品充满电,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再检查一下电量。

春运期间,北京各个车站都加开了多趟列车。早在春运前一个月,张德民就开始忙起来了,采买列车使用的物品,补足库存。

火车备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很繁杂,除了一些消耗品可以随买随用之外,其他像棉制品、服务备品、应急备品、反恐备品等,都需要储备一定的数量。像床单、厨具、果皮盘、垃圾桶等这些常用物品,都被分类存放在货架上。

有一些已经被“淘汰”的物品,如烧水壶、票夹等,仓库里也有库存,以备应急使用。比如已经被电子设备替代的票夹,一旦电子设备临时出现故障无法读取旅客信息,就得拿出来救急。

仓库里的物品,张德民每天都会看一遍。每次被具体问到某种物品还剩多少数量时,他马上就能给出准确答案。

在存放棉制品的仓库货架上,红的、粉的、紫的物品一摞摞按颜色整齐摆放着,每一摞物品都用塑料袋包装好,并配上一个便签条写明了物品名称和数量信息。“我有一个习惯,每种物品都按照5的倍数来整理,然后按照颜色区分摆放,这样拿起来非常方便,剩下的数量也一目了然。”

张德民的细致是出了名的。每种物品到货,他都要开箱检查。像桌布这样的棉制品,张德民不仅要检查尺寸是否一致,还得用热水和冷水分别洗一次,“主要是看会不会缩水,如果洗完缩水了,那尺寸都不对了,送上列车没法正常使用,自然会影响乘客的体验。”

作为仓库大管家,张德民还得负责全北京其他十多个分库的备品调配工作。

在整备车间当备品员之前,张德民曾做过23年的列车员,相比跟人打交道,他更喜欢跟这些物品相处。“把物品分类摆放好,看着红的、粉的都整整齐齐的,再一对数全都没错,心里特别舒服,睡觉都踏实。”略显内敛的张德民笑得很开怀。

张德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我觉得我还能干挺长时间,只要还有力气,就一直干下去。”说着,晃了晃手里的钥匙圈。楼道里,又响起清脆的“叮当叮当”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骆倩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