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申万宏源策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国新办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布会点评

AI划重点 · 全文约2119字,阅读需7分钟

1.国新办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2.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将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理论上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股票投资3377亿元。

3.金融机构已与近8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告,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

4.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创历史新高,分红公司占比上升至74.1%。

5.由于三个“春节红包”的推动,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向上脉冲,主题投资保持高热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策略
国新办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布会“数字说”:
1. 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近10年来,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暂不考虑公募持有限售股的情况)年化增速(14.6%)整体快于A股流通市值年化增速(9.4%)。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增速收缩明显,但2024年在ETF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增速与A股流通市值增速的差距重新缩小。如果未来三年A股流通市值按照过去10年的年化增速发展,而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速为10%,则2027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预计小幅上升至7.7%(2024年末为7.6%)。
图片
2.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存量角度,截至2024Q3末,保险持有股票和基金余额/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3.2%;流量角度,2014-2024Q3保险资金股票和基金余额变化/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变化为14.2%。如果A股大型上市国有险企(国寿、新华、人保、太保)2024年前三季度股票和基金余额变化/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变化(流量口径)提升至30%,假设这些公司在全行业的市占率不变,则理论上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股票投资3377亿元,所有险资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提升至14.3%(存量口径)。我们提示,保险行业本就处于会计准则变化的过渡期,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具体落地,后续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
图片
3. 回购增持贷款:金融机构已经和近8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告,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自2024年10月18日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推出以来,截至2025年1月22日共计32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回购/增持,涉及金额77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更为积极、专项贷款占比较高,预计后续民营企业通过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有望进一步放量。
图片
4. 上市公司也要增强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通过现金分红,回购增持等提高自身吸引力。A股分红浪潮2024年继续验证,以年内涉及的分红口径统计(例如,24年为23年年报分红+24年前三季度分红+年内特别分红),2024年A股上市公司涉及的分红总金额为2.39万亿元的新高,分红公司占比上升至74.1%的新高。A股分红比例在2022年以来中枢抬升,24Q2分红比例TTM为45.9%,为2010年以来新高,24Q3末小幅回落,但还是2010年以来第二高。
图片
5. 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原有比例是23年10月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三年和当年指标权重各50%。23年10月前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管理层引导保险长周期考核指标权重提升,已成趋势。
其他值得关注的积极变化:
1. 央行将提升政策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互换工具的落地,证券公司额度申报充分,政策决策节奏起决定性影响。短期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堵点在于申请人资质门槛,期限约束。此次明确“扩面增量”,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延长贷款期限。后续回购增持落地速度加快也是大概率。
2. 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银行理财松绑最为明显。打新方面,银行理财可能从不能直接参与网下打新,转为直接以A类账户参与网下打新,优先获配。同时,银行理财可以直接以公司平台为主体参与定增战略配售,参与锁价发行,再做内部产品分配。
3. 三个“春节红包”:(1) 引导上市公司给投资者过年发红包,春节前两月有约310家上市公司实施“春节分红”3400多亿元。(2)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1000亿元,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3)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今年1月份操作的550亿元,可以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管理层在春节前集中安排增量资金,有利于扭转短期资金供需层面的担忧(对冲甚至扭转交易性资金退潮的担忧)。
市场影响判断:
1. 分红比例提升,回购注销放量,既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值管理方案落地的重要抓手,也是A股重要的长期基本面改善趋势。长期资金入市,更高比例地配置高股息 + 高回购资产,是长期正确。年初以来,高股息行情弱于预期的背景是,交易性资金依然是市场的边际资金,交易性资金活跃度上行,主题活跃,市场上涨;交易性资金活跃度下行,主题调整,市场下跌。博弈高股息短期行情的交易性资金力量较强,因此当市场主题投资再活跃时,高股息会受困于“跷跷板效应”。改变高股息资产的微观结构,需要长期资金实际入市。国有大型保险公司重大资产配置调整决策难度较高,此次政策推动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先行,最终可能带动其他配置类机构跟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破局点。短期市场,可能提前博弈这样的投资机会,演绎出短期主体性的高股息行情。
2. 三个“春节红包”有助于优化短期资金供需,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政策布局紧锣密鼓,有利于市场排除下行风险,出清悲观预期。这直接体现为短期风险偏好向上脉冲,交易性资金保持高活跃,有利于主题投资保持高热度。
后续影响风险偏好走向的因素依然复杂,短期特朗普新政放大了政策波动,A股对特朗普对华政策的敏感度仍较高。3月后风险偏好的决定因素可能切换为国内政策执行和效果。短期,风险偏好难有趋势性变化,依然处于博弈边际变化,窄幅波动的区间中。
3. 维持春季A股是有机会的震荡市的判断。短期调整后,更要积极乐观。我们继续更加看好主题性机会,高股息脉冲也是主题轮动的一部分。产业趋势向上的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可能有新一轮创新高行情。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上市公司基本面恶化影响股东回报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45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破天一刀99999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