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天府,新津之滨
白鹤栖幽,锦水环清
巍巍学府,百载耕耘,昆虫之学,源远流长
……
1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
在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开馆仪式
这是新津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合作共建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后,在植物保护领域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百年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仪式现场
特别安排了“珍贵物件捐赠仪式”
昆虫学领域知名专家管致和先生的女儿管晶来到现场,捐赠了父亲的一些老物件,表达对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的支持与敬意,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系主任、昆虫博物馆馆长刘星月上台为管晶颁发捐赠证书。
管致和先生是我国昆虫学界的杰出代表,他一生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与教学,为推动我国昆虫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文稿和历史资料是昆虫学研究的宝贵财富,对后人学习与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他的生活物件则见证了他一生的奋斗与追求,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珍贵纽带。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中农大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杜金昆,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刘姝言,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赵文生,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系主任、昆虫博物馆馆长刘星月,中农大植保学院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昆虫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高峰、中农大植保学院院长助理蒋娜,区领导王波参加开馆仪式。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位于新津区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内,总面积1000㎡,其中,展陈面积为800㎡,标本库房面积为200㎡,是集科普、教育、文化及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昆虫展馆。
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内,珍藏着可追溯至1857年的古老标本,距今已有168年的历史,馆内收藏量近万份,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7000种昆虫的模式标本。
展馆内设有昆虫多样性、昆虫的结构与功能、昆虫文化与学科历史等多个展厅等,采用现代化展览技术和交互装置,通过展示昆虫标本、模型、化石与琥珀以及活体昆虫生态缸等丰富展品,展现了西南地区昆虫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文化风貌,为市民打开了认知昆虫的新视野。
同时也为广大学子及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平台,有力促进了科学探索与知识创新。
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昆虫学研究资源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配备有一流的设施与设备,设有研究区域、存储设备、展示设施及互动体验装备,有效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与公众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
刘星月介绍,四川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生物多样性大省,拥有青藏高原部分区域及横断山等昆虫多样性热点,这也为昆虫馆的拓展提供了条件。期待能通过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进一步推进成都及四川地区的科普工作,提升更多市民群众对昆虫及生态环境的认知、热爱与保护意识。
未来,展馆也将深化功能,扩大影响力,推动昆虫学及相关领域的繁荣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