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4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西方“去风险”计划落空?美媒:中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空前稳固”

图片

特朗普2017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启了美中贸易战、更让整个西方世界都试图与中国“脱钩断链”。无论是“去风险”或者“小院高墙”,拜登继任后显然并没有停下与中国竞争的脚步。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及其盟友有机会打赢这场贸易与科技大战吗?《华尔街日报》近日指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空前稳固,西方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计划显然落空了。
《华尔街日报》引用联合国1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这相当于2018年顺差数字的三倍,当年特朗普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颠覆了西方自由贸易的正统观念。然而这些年的贸易大战过后,如今中国约占全球工业产出的27%,比2018年的24%还高。联合国甚至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工业中的份额将升至45%,获得自英美经济鼎盛时期也不曾有过的主导地位。
美国过去几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更对芯片制造商和战略性行业提供补贴,各国政府也以不同程度采取类似的政策,帮助本国的重要龙头企业抵御来自中国的竞争,但中国通过寻找其他客户、补贴本国工厂、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来绕过征税等策略加以应对。尽管中国经济确实陷入困境,包括产能过剩、通缩阴影、企业利润萎缩都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不过上述策略不但使中国的工厂维持运作,中国的制造业从数字看来还有所增长。
图片

2024年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相当于2018年的三倍。

《华尔街日报》指出,西方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计划落空,这意味着特朗普即便进一步提高关税,也很难重新平衡美中贸易关系。至于贸易大战造成全球经济日益失衡,许多分析人士都担心这种情况无法持续。由于中国制造业还在增长,其他国家在全球制造业所占份额恐怕不得不缩减,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如德国、日本、甚至美国都可能是输家,希望透过制造业提升发展水准的贫穷国家,也会遭到很大困难。
这些趋势正引发关于美国及其盟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的辩论。
特朗普已承诺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更严厉的全面关税,税率可能达到60%或更高。拜登政府早前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先进制程半导体技术实施了新的出口管制,同时还收紧了对美国在华投资的规定。
欧盟的做法则较为谨慎,但有迹象表明,欧盟对中国贸易行为的态度正在变得强硬,这使其更加向美国靠拢。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关税,近日又指责中国在其国内市场不公平地歧视欧洲医疗设备制造商,这为欧盟采取进一步反制行动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长达数月的反倾销调查后,英国的贸易救济署(Trade Remedies Authority)于去年11月建议对中国挖掘机征收83.5%的关税。
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关税和产业补贴政策,被认为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投资浪潮,也促使美国企业将部分产线迁往国内或其他友好国家,但仍有经济学家怀疑,关税能否从中国手中夺回更多制造业务。
图片

有经济学家怀疑关税未必能从中国手中夺回更多制造业务。

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为3600亿美元,以美元计算比2018年1月特朗普首次加征关税时还要高出23%;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成长超过一倍,达到近2,500亿美元。即便是心心念念“脱钩断链”的美国,也仍然依赖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塑胶制品和药品,即使是从越南或墨西哥等地生产的产品,往往也是使用中国零件,甚至生产自中资工厂。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南亚的贸易顺差也出现了增长。
中国在2023年甚至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生产的服饰超过全球服装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电子产品出口量的30%,占全球机械出口量的22%;在太阳能电池零组件方面,中国产品更超过全球市场80%。《华尔街日报》认为,除了中国政府的低息贷款和补贴,人民币汇率疲软也有正面影响,中国在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发挥了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对来自全球其他国家的商品的需求一直增长乏力。部分是因为中国受到房地产危机的打击,自身经济疲软,对铁矿石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在化工产品到汽车等各行各业,一直都在尽量用本土供应商取代外国供应商。
穆迪分析驻东京的资深经济学家安格里克(Stefan Angrick)表示,中国过去大量购买德国汽车和日本机械,那种情况已经结束了。中国如今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中国街头到处可见比亚迪和小鹏汽车等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不敌瑞幸咖啡,苹果公司的iPhone销量也同样下跌。安格里克说:“现在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制造业陷入困境,因为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其他国家了。”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不断扩大的出口正在遭到各国抵制,除了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许多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尼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官员担心,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实力正威胁他们实现经济工业化和致富的行动。土耳其和巴西等国已加入美国和加拿大的行列,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
尽管如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希望遏制中国制造业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也必须做出其他调整,像是美国政府多年来大肆举债、加上国内储蓄不足,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若想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美国经济也需要做出改变。
“这种顺差将持续下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高级研究员、美国财政部前官员布拉德·塞瑟(Brad Setser)表示:“仅靠对中国加征关税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喜欢就点个在看

图片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