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ure研究报道揭示了癌细胞通过线粒体转移实现免疫逃逸的全新机制,影响T细胞的代谢状态和功能。
2.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将携带线粒体DNA突变的线粒体转移至T细胞,这些突变线粒体在T细胞中稳定存在,导致T细胞代谢异常和功能失效。
3.由于mtDNA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T细胞的能量代谢迅速被干扰,从而削弱其持久的免疫功能。
4.该研究还发现,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包含能够抑制自噬信号通路的蛋白分子,保护突变线粒体免受清除。
5.未来,结合mtDNA突变分析的生物标志物筛查技术有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癌细胞线粒体DNA突变(mtDNA-mutated mitochondria)通过多种机制转移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并逐渐在TILs中达到同质性(Credit: Nature)
线粒体DNA突变的“暗藏杀机”
高频突变:癌细胞的mtDNA突变频率远高于正常细胞。该研究数据显示,约80%的肿瘤样本中检测到了特定的mtDNA突变,且这些突变多集中在与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相关的基因区域。
功能性突变:这些突变不仅是“旁观者”,还直接影响了线粒体的核心功能,例如ATP生成的效率降低、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受损,以及ROS生成增加。
选择性富集:某些mtDNA突变在癌细胞中被选择性富集,可能赋予其生存优势,例如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以适应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和营养匮乏条件。
线粒体DNA突变对T细胞的“暗杀”机制
癌细胞的mtDNA突变不仅是其代谢重编程的一部分,还通过线粒体转移的方式对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产生深远影响。该研究揭示了这一机制的关键步骤:
具体来看,通过对肿瘤患者的T细胞和健康个体的T细胞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T细胞中携带mtDNA突变的线粒体比例显著升高,这些T细胞的ROS水平比正常T细胞高出2.5倍。此外,实验还显示,接受mtDNA突变线粒体的T细胞在氧化磷酸化酶活性和ATP生成方面下降了40%以上,而糖酵解相关的代谢酶活性则增加了近6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