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

评论

28

7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过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都藏在这7件小事里

最近听到一些父母在讨论:

说现在的孩子,对过年已经没以前那种热情和执念了。

“小时候我们过春节,多期待啊!可如今呢,孩子对过年一点兴趣都没有,还觉得麻烦。

说什么吃的也就那些,新衣服想买随时都可以买,过年太没意思了。”

想想也是,说到吃喝玩乐,哪个孩子缺?

物质的丰富,的确冲淡了年味;但说到底,是仪式感不够,才会让孩子不重视过年。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过新年的美好记忆,不妨按照这份“仪式清单”,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1. 贴春联和窗花

贴春联和窗花是过年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挑选春联和窗花,解释每个字句的含义,让孩子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和祝福的力量。然后,全家人一起动手贴春联和窗花,让孩子亲手参与,体验这份喜庆与庄重。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家庭合作的温馨时刻。

2. 穿新衣

过年穿新衣,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家长可以为孩子精心挑选一套新衣服,最好是有红色元素的,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在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换上新衣,互相欣赏和赞美,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新年的希望。

图片

3. 年夜饭的参与

年夜饭是过年期间最重要的家庭聚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年夜饭的准备中来,比如包饺子、洗菜、摆餐具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不仅能学会一些基本的烹饪技能,还能感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和幸福。在餐桌上,家长可以讲述家族的故事和过去一年的收获,让孩子更加珍惜和感恩。

4. 守岁和拜年

守岁是过年期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意味着辞旧岁迎新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守岁,讲述关于年的故事,让孩子了解这一习俗的由来和意义。在午夜钟声敲响时,全家人一起放鞭炮或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家长要带着孩子去拜年,向长辈们送上祝福和问候,让孩子学会尊重和感恩。

图片

5.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期间长辈给晚辈的一种祝福和礼物。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红包,里面装上一些钱,并附上祝福的话语。在给孩子压岁钱时,可以讲述压岁钱的来历和寓意,让孩子明白这是长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同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理财和感恩,让他们明白金钱的价值和责任。

6. 观看春晚

春晚是过年期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种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春晚,欣赏各种精彩的节目,感受节日的欢乐和热闹。在观看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对节目进行评论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7. 写新年愿望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长可以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愿望的计划。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规划和目标设定,还能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愿望贴在墙上或放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他们为实现愿望而努力。

过年期间的这些仪式感,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孩子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通过这些小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学会尊重和感恩,懂得珍惜和奋斗。让我们在过年期间,用心给予孩子这些仪式感,让他们在欢乐和成长中迎接新的一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